傣族乡村学校学生“创业理想”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傣族乡村学校学生“创业理想”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摘要】:以云南省勐罕镇中学为个案,通过对"创业理想"这一堂课的描述,讨论了傣族乡村学校教育存在的困境:学校教育使人远离自己的故乡,学校教育培养了很多文化边缘人,傣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处于弱势地位。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勐罕镇中学;
【关键词】: 乡村学校教育 创业理想 教育人类学
【基金】: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项目[98502-00300104] 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1065-0553]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2006年4月至2008年6月,笔者参加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与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合作开展的《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项目研究。在项目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笔者四次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中学。勐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群慧;巴战龙;;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以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为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康玲;邓思胜;;旅游开发与节日民俗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3 吕红艳;;南方北方“二月二”习俗比较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4 李慕杨;;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改变形式及其特点[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0期
5 东人达;;本土化民族学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探索[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王伯鲁;技术起源问题探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脱傲;甘肃永登方言中的少数民族语言现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谢青松;陈光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9 马会琼;;试析鲁甸县桃源民族乡文化的变迁[J];才智;2009年03期
10 王希辉;;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与传承[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祥林;;探讨儒家师道推动和谐社会建设[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宝力格;盛明光;黄金;;论草原文化[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盛明光;黄金;;论草原文化的基本要素[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占军;;宁夏地区回族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调查分析[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李德宽;;论西部回族“小康社会”建设的资源与途径[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虎有泽;;试析张家川回族的传统文化[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姚继德;;回族学学科体系刍论[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付爱民;;色彩民俗地理研究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云飞;;刑事诉讼中的民族语言翻译制度:一种来自实证经验的思考和构想[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10 方媛媛;朱映占;;基诺族的传统服饰与变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设;我国传统节日体育现状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2 张文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后果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苏胜;当代岩画记录技术及在中国的应用前景[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魏秦;黄土高原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张海云;贡本与贡本措周[D];兰州大学;2009年
7 廖敏文;《联合国土著民族权利宣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周玉琴;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李妙然;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艾丽曼;我心依旧: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杰;回汉习俗比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卢迪;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祁凤清;科尔沁汉译蒙古语地名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4 周蕾;阳村平话人人文特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5 张翠平;唐代前期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互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6 傅琳;土家族女儿会的当代变迁[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7 王先梅;改土归流后汉文化对土家族文化影响进程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8 王炀;花为媒:柳城畲族镇畲汉民族关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9 刘安全;土家族上大人纸牌游戏的文化解释[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10 侯小琴;从江湖到田园[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肜肜;;对我国影视人类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02期
2 田阡;;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与艺术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3 李幼蒸;;列维-斯特劳斯对中国社会科学启示之我见[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4 胡小明;杨世如;;独木龙舟的文化解析——体育人类学的实证研究(二)[J];体育学刊;2010年01期
5 臧留鸿;张志新;;维吾尔族传统体育项目达瓦孜的传承与变迁[J];体育学刊;2010年01期
6 王田;;抗战时期羌族地区的人类学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李克建;;结构主义教育研究:路向与谱系[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8 郭岚;;滕星、张俊豪主编的《教育的人类学视野:中国民族教育田野个案研究》出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郭岚;;滕星的《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建构》出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张善鑫;刘旭东;;少数民族教育公平问题探析——一位校长的教育人类学口述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幼儿园课题组;罕富珍;;《幼儿园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2 曹又文;谭群玉;;略论雷沛鸿教育、社会“双改造”的现代化模式[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3 李艳平;张惠芬;;浅谈基层气象台站史志编纂过程中的体会[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劳在今日,,利在永远”——气象史志的积累与挖掘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朱成兰;赵应红;;傣药的分类[A];第八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唐启翠;;认知、证成与呈现——论人类学“四重证据法”[A];第二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卷)[C];2009年
6 张杰;;“大事件”下旧城遗产保护“门、槛极化论”的文化分析——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旧城遗产保护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郭凯峰;丛喜静;;云南省水库移民安置规划与乡(镇)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研究——以楚雄州大姚县湾碧乡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曹又文;谭群玉;;略论雷沛鸿教育、社会“双改造”的现代化模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许雯霞;;再读《菊与刀》——看其现实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汪新建;艾娟;;心理学视域的集体记忆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蒋贵友;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创作研究基地落户戛洒[N];云南日报;2010年
2 本报通讯员 杨玺 本报记者 储皖中;优秀警察爱民固边模范[N];法制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娄莹;挖掘瑰宝 传承文化[N];云南日报;2010年
4 李准;用精彩的艺术呈现还原历史真实[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N];云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建军;硕果飘香满神州[N];中国信息报;2010年
7 高启龙;冬天,别做马路泼水族[N];西藏日报;2010年
8 记者 尤祥能;金平6举措完善低保金发放办法[N];云南日报;2010年
9 记者 蔡侯友;和衷共济开出团结花[N];云南日报;2010年
10 本报通讯员 李家赛;傣家新竹楼里的甜蜜生活[N];云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英;西江苗族“换装”礼仪的教育诠释[D];西南大学;2009年
2 仝联勃;人的世界的三重维度:符号、意义与文化[D];吉林大学;2008年
3 何茂莉;来自民俗的创作与阅读[D];兰州大学;2008年
4 钟志勇;蒙古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崔英锦;朝鲜族传统游戏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李晓华;桂西壮族与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白洁;鄂伦春族传统游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付爱民;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形象设计中的景观色彩设计[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沈小碚;傣族地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10 张新立;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晖菲;一个“宗族村落”的民间信仰[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沫;海南黎族文身及其社会性[D];苏州大学;2009年
3 秦承斌;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程捷音;抉发人类文化的本质[D];苏州大学;2007年
5 曾娜妮;灌溪镇丧葬仪式音乐及其乐班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6 阳贤;面具下的教育[D];西南大学;2006年
7 孔慧红;《五十二病方》与巫术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黄晓岚;经济文化类型与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傅果生;失“神”的社区及其重建之道[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王婧;奥格布(John Uzo Ogbu)教育人类学思想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12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912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