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读生与普通初中生反应抑制能力对比分析
本文关键词:工读生与普通初中生反应抑制能力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考察工读生与普通生反应抑制能力的差异,探讨影响工读生过多攻击行为的因素。方法采用4项反应抑制任务,以某普通初中同龄初中男生38名作为对照与上海某工读学校工读男生36名为被试进行比较。结果工读学生在警戒作业、持续操作、动机竞争、Go/no-go任务4项任务中的错误次数高于同龄初中生。同龄初中生与工读学生的反应抑制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读生的辨别力与敏感性低于普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工读学生反应抑制能力可能存在缺陷,且执行功能低于普通生。
【作者单位】: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学前系;
【关键词】: 反应抑制 才能 对比研究 学生
【分类号】:G765
【正文快照】: 工读生主要是指年龄在12~17岁之间存在有严重品行问题的特殊学生,最为典型的特点就是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容易冲动,抑制能力很差[1]。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证实,冲动、潜在的控制与无规则行为可以作为一些问题行为的预测,如酗酒、吸毒、赌博、危险性行为、自杀等[2]。同样,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新学;张福娟;;工读生情绪一致性记忆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1期
2 刘新学;张福娟;;执行功能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启祥,张齐生,彭镇华;不同颜色地板的视觉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朱蕾;吴仁海;;景观环境评价技术方法研究——以广州珠江桥梁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7期
3 罗子明;消费者心理行为研究中的误差及消除[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严霞;;激励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才智;2009年04期
5 姚海锋,刘世龙,李光,吴萍建;主动式人体电流感觉阈值的测量方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2期
6 凌云,陈毓芬,王英杰;基于用户认知特征的地图可视化系统自适应用户界面研究[J];测绘学报;2005年03期
7 赵晓风;王有智;;外在特征变化对人像辨认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3期
8 韩雪;童辉杰;邱训荣;;试论内隐心理健康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蒋独见;语文阅读教学须重视的两个问题[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李冬环,姚成旺;城市水域景观美学质量研究[J];城市问题;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铎;;信号检测论在船舶了望中的应用[A];中国航海学会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张家贤;;影响航行安全的不良心理状态[A];2009航海技术实践研究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湛;心理信息工程学的理论构想及应用实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长生;不同逻辑背景对跆拳道运动员直觉思维准确性及决策速度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胡林成;数量模块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宁;认知发展:汉字输入中信息代码加工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锋;时序知觉的重复启动效应[D];西南大学;2009年
6 滕瀚;科学意象加工水平对高中生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7 巫文胜;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自我图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孙锐欣;元音的实验和计算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王力娟;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晏碧华;青少年印象管理的外显与内隐加工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丰芬;在多媒体情境下,图片和策略文字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林涛;山区公路曲线段车辆加速度及轨迹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高振;西北寒燥证证候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基础的相关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4 张子扬;人眼视觉特性化CRT显示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高伟江;基于视频技术的交通标线视觉评价方法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黄迎秋;山区与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下驾驶员视觉搜索过程分析[D];长安大学;2008年
7 景强;双任务环境下驾驶员对交通信息记忆的实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徐娟;戏剧性游戏策略在学校感恩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常梅;儿童内隐记忆的视觉掩蔽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方小平;攻击性初中生执行功能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厚德,刘昌;大脑前扣带回皮层与执行功能[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5期
2 李红,高山,王乃弋;执行功能研究方法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剑;;福州市大学生A型行为与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1期
2 杨晓亮;;三桥职高让学生给老师写鉴定[J];职业技术教育;1995年03期
3 程英芳;;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学生2002与1992年生长发育状况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1期
4 邓冰;黄列玉;冯承芸;庹安写;;贵州省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现状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4期
5 蹇伟平;;用赞赏滋润学生的心灵[J];教育艺术;2007年12期
6 李翠;;老师,,能对我们微笑吗[J];教育艺术;2008年02期
7 邢小群;;天底下最值得珍视的立约[J];学习博览;2008年02期
8 张士云;;学生把我拉下“水”[J];山东教育;2008年Z2期
9 文雨;;莫让学生再流泪[J];甘肃教育;2008年04期
10 黄庆达;;教,辛苦着并快乐着——我的教学手记[J];教师;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金凤;郑小莉;韦柏才;;在校学生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干预[A];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熊梦贵;毛利忠;;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分析与对策[A];“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3 张敏;王礼桂;邢艳菲;;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马长世;肖元何;巫建伟;;调查学生消费现状开展惜财感恩教育[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周雯;;结合专业技能训练课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周金凤;;有条不紊的班主任工作[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费玉娥;唐建良;李婷;王莲娥;;不同阶段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比较分析[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梁小冬;朱克京;陈琦;吴少芳;李德云;陈一丹;丁建刚;黄海能;;2005年珠海市4—18岁学生急诊伤害调查分析[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罗晓燕;周福轩;;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是教育成功的前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周丽;袁碧涛;张玲;余淑苑;;深圳市中小学校校园安全状况分析[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待客之道,只有喝酒才能表达盛情吗?[N];农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宋广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孩子[N];南京日报;2009年
3 本刊记者 李健武;“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家乡穷貌”[N];东莞日报;2009年
4 王旭 南阳支队;掌握心理才能讲好道理[N];人民武警;2009年
5 本报记者 赛男 任芳;孩子,怎样才能让你爱上我?[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6 赵文;我们如何才能保障孩子的安全[N];兰州日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第一才能赢![N];南京日报;2009年
8 周虹艳;学生在校受伤害责任谁来担[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记者 孙军;如果学校有错 学生有权说不[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记者 邓烽;内存芯片价齐涨 品牌竞打学生牌[N];重庆商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3 朝格吉乐玛;“时”概念的蒙汉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阿依克孜·卡德尔;现代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名词对比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5 寇福明;汉英谚语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焦连成;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传统对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小利;黄土高原和亚热带丘陵区典型生态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对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8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马焕灵;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及其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香;英汉被动对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忠实;汉朝动词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珍明;现代汉语表示归类的“是NP”和“是一个NP”的对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朱虹;表现性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陈青;《茶馆》两种英译本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大英;英汉音节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王茜;英汉科技语篇衔接对比研究及翻译[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李昆;论俄汉语言中的委婉语[D];山东大学;2005年
9 张宏;英汉文化意象的对比与翻译[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10 姜国芳;中美主题娱乐公园营销策略对比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15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915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