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人员考试平台开发及其学生试用探究
本文关键词:视障人员考试平台开发及其学生试用探究
【摘要】:为有效解决视障教育师生在学习评价与反馈上遇到的困难,在现代特殊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缺陷补偿原理,开发了“新特视障人员考试平台”。该平台全面考虑视障学生考试工作的实际情况,为视障教育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量身设计,使盲生、低视生和视觉正常生同试卷同场考试成为可能。研究者组织肓生试用了该平台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在统计分析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1、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方式,较好满足了盲生和低视力学生的不同需求;2、两次试用后,所有学生都接受并喜欢这种通过计算机平台进行考试的方式。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关键词】: 视障 考试平台 开发
【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042D0502202)。
【分类号】:G761
【正文快照】: 1开发视障人员考试平台的背景与目的随着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的长足发展,视障人士得到更多受教育机会,视障生可以在盲校就读、也可以随班就读。随着国家单考单招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家对残疾考生高考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全社会给予了残疾考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得越来越多的残疾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宁生,王峥;为探索我国视障者高等教育模式所做的初步尝试——一位视障学生与一位特教工作者的体会[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3期
2 安俊英,付百文;视障学生练习与考试系统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2期
3 付百文,安俊英,代西武;视障人员考试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10期
4 许家成;试论大特殊教育观[J];中国特殊教育;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俊英;付百文;;基于支持性教育理论的视障考试系统的设计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张妙华;苏丹;;远程教育视障学习者的学习困难及学习支持服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3 李永梅;人的现代化——特殊教育现代化的本质[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9期
4 宋彬峰;;特殊教育概念分析与个性化教育计划启示[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8期
5 苏雪云;;特殊青少年“统一人格”教育观[J];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11期
6 杨锦龙;关于《萨拉曼卡宣言》的启示[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7 盛永进;甘昭良;;“全纳”走向下特殊教育本体的认知定位——兼论特殊教育概念的泛化[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8 王培峰;试谈现代大特殊教育与现代特殊教育资源中心[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2期
9 黎龙辉;试论随班就读的师资培养[J];中国特殊教育;2001年01期
10 王熙珍;有特殊教育需要幼儿随班就读研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婉芬;特殊需要教育视域下聋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兰继军;论国外特教对象的演变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光华;视觉障碍者感知觉缺陷补偿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4 许巧仙;我国特殊教育立法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汪放;教育公平视野下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霞;美国全纳教育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晶;视障大学生学校支持性服务的需求与满意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增雷;中美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蒋科星;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美;优势视角下成年智障人士康复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国瑞;开放式远程教育智能考试管理系统[J];计算机工程;2004年21期
2 吴锦林,吴清锋;分布式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3年03期
3 安俊英,付百文;视障学生练习与考试系统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剑辉;;谈视障学生的体育课教学[J];现代特殊教育;2003年09期
2 李志民;;浅淡盲生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特殊教育;2007年11期
3 邵振国;用Help Workshop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4 郑永廷;论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开发[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蔡谋;站在世纪之交制高点加大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6 项丹辉,陈芹;浅谈在知识经济环境中图书馆如何开发人才资源[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7 曹德斌;高校图书馆期刊的开发与利用[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张国安,杨战业;江汉油田天然色素市场开发探析[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9 马彩云;试论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裴相珍;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方法与途径[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杰;袁铭;张安萍;刘霞;;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化开发的探讨[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2 吴洪年;;开发陈家庙铜矿的可行性[A];第四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3 周惠娟;潘元青;;车用燃料电池燃料的开发与应用进展[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油料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专辑[C];2002年
4 李克新;;NQ140N单-CNG发动机的开发与试验[A];(2003)四川柴油/天然气汽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方丽;;企业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6 董香山;;承德地区低品位钒钛磁铁矿开发和利用的经济思路[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7 王卫权;;绍兴市小学体育课中民族体育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转霞;;利用冬闲田资源,加快种草养畜步伐[A];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屈满财;;PS8500型低排放燃油喷射泵的开发[A];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侯大华;杨传柱;周广武;;高强抗震钢筋HRB500E开发[A];2009全国建筑钢筋生产、设计与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婷;视障学生随班就读呼唤政策支持[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吴滔;校园网上的优秀考试平台[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刘芳滨;青岛服务业公共实训基地智能化考试平台分别启用[N];青岛日报;2006年
4 孙阎河 魏佳;珍惜“时间的印迹”[N];焦作日报;2006年
5 记者 葛辉文;我市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常德日报;2005年
6 刘云;探索驾管前移方式构建农村考试平台[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6年
7 本报记者 刘芳滨;今年劳动保障全力办好十件实事[N];青岛日报;2006年
8 蓝云;我省成为对台职业技能鉴定唯一试点[N];福建日报;2007年
9 刘一冰;沈阳展望软件:做透行业 把握大势[N];电脑商报;2008年
10 张蔚;大庆采油六厂一矿采油工成为“油井医生”[N];中国石油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英;区域体育资源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3年
2 贺罡;中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3 鲁小波;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龚坚;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陶自强;碳酸盐岩潜山凝析气藏储量评价与开发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6 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7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金瑛;基于学校发展的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玉芳;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及其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闫飞龙;中日本科课程的比较研究与课程理论探索[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艳红;鄂尔多斯集团羊绒衫生产工艺和产品开发过程的分析与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2 王泽刚;双螺杆磨浆机螺旋转子的研究与开发[D];山东大学;2006年
3 蔡华;高校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陈丽琴;蒙古族传统家具装饰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5 董连武;初中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玲;玉溪市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曹宏霞;我国科技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褚福鑫;喇嘛甸油田核心技术人才开发与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邓晓荣;基于网络的培训课程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22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922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