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来龙去脉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来龙去脉
【摘要】:本文从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出发,分析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缘起,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后现代教育学的概念表述、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中唯本论、建构论等派别的观点,最后介绍了其他派别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批判性观点。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后现代 教育学
【分类号】:G776
【正文快照】: 一、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遇从女性主义的历史脉络来看,主要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从对教育的冲击来看,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是这一时期的弄潮儿,代表人物是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波伏娃(Simmone deBeauvoir)。这一时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金茹;;从笑语“婴儿”到哭泣的“宁姑”——男权社会女性失语化与柔弱化的悲剧历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2 汪杨;;秘密花园的文化叙事——论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卢秀萍;;空中楼阁般的先锋文学思潮——先锋文学特征及衰落原因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4 金红卫;;《五号屠场》中后现代框架下的现代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5 李晓彩;王萌;;身体写作:女权主义的重建与消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苗雨茂;;日本国家神道不能复活的原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7 杨燕佳;;浅议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与后现代主义的渊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8 邱畅;;《占卜者》中的女性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6期
9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J];安徽文学论文集;2005年00期
10 刘永杰;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建设的启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龙强;;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2 李龙强;;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北卷)[C];2012年
3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4 陈积银;;警惕娱乐化庸俗化新闻的后现代主义倾向[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米琳;;《看见月亮了吗?》的后现代性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建飞;中国电影中的江南影像[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10 刘强;全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元批评”[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佳;试析元小说《白雪公主》写作技巧互文性特色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承超;论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景观电影[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勇军;罗伯—格里耶新小说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徐群英;论九十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丽;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现状与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祝永慧;《冠军早餐》的后现代叙事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谭雷;詹姆逊“认知的测绘”美学理论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10 江华;艰难的联结—E·M·福斯特小说潜含的现代性主题[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幸真;;台湾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发展:1998—2004[J];浙江学刊;2007年02期
2 王g,
本文编号:942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94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