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09:08

  本文关键词: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院校 人才 培养模式


【摘要】: 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门人才。目前中国有15所民族院校,分布于不同地区,肩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培养骨干人才、中坚力量的重任。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民族院校的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民族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否与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民族院校根据国家和民族地区的需求,依据国家和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标准,在特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形成的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构成的结构框架与运行制度。经过60多年的摸索,民族院校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随着国家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充实、完善。 本文紧紧围绕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这个主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了研究。在理论上,对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进行了深刻思考,对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特征和应坚持的原则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理论上区分民族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异同,有利于我们从深层次角度去理解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上,通过对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脉络的研究,以及对目前15所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对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优势、特色、经验和成就进行了深入挖掘,并提出民族院校必须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加大政策支持,转变培养观念,改进培养制度,完善培养过程,深化评价反馈机制等综合配套措施,鼓励民族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人才培养模式新特区,为国家和民族地区培养量多质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制定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决策依据,为民族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借鉴。
【关键词】:民族院校 人才 培养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752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10
  • 绪论10-25
  • 一、研究背景10-11
  • 二、研究意义11-16
  • (一) 理论价值11-12
  • (二) 现实意义12-16
  • 三、研究概况16-23
  • (一) 国外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16-18
  • (二) 我国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18-23
  • 四、研究方法23-24
  • 五、主要内容、创新、不足24-25
  • 第一章 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概况25-57
  • 第一节 我国民族院校的发展历程25-38
  • 一、民族院校的雏形——延安民族学院25-26
  • 二、民族院校的创立和曲折发展26-30
  • 三、民族院校发展的大倒退30-31
  • 四、民族院校的恢复和拓展31-34
  • 五、民族院校又好又快发展34-38
  • 第二节 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定义、类型、特征38-48
  • 一、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38-41
  • 二、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41-44
  • 三、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44-46
  • 四、民族院校人才培养应把握的几个原则46-48
  • 第三节 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48-57
  • 一、民族院校与普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点48-51
  • 二、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51-56
  • 三、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56-57
  • 第二章 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成就与经验57-77
  • 第一节 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目标57-64
  • 一、学校定位明确,总体思路清晰58-60
  • 二、办学宗旨和培养理念60-61
  • 三、人才培养目标61-64
  • 第二节 民族院校人才培养制度64-74
  • 一、学科设置64-66
  • 二、学分制66-68
  • 三、"平台+模块"68-70
  • 四、分级、分层次因材施教70-71
  • 五、开放办学——国际合作培养71-72
  • 六、实习和实训制度72-73
  • 七、本科生创新教育体系:URTP计划和创新服务平台73
  • 八、其他培养制度73-74
  • 第三节 民族院校人才培养评价74-77
  • 一、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评价74-75
  • 二、社会评价75-76
  • 三、学校评价76-77
  • 第三章 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77-93
  • 第一节 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77-85
  • 一、学校定位脱离实际,人才培养目标趋同77-78
  • 二、专任教师缺口问题突出,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78-81
  • 三、教育观念受传统影响深,滞后于时代发展81-82
  • 四、人才培养目标单一,针对性不强82
  • 五、人才培养制度和培养过程不健全、不科学82-85
  • 第二节 我国民族院校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压力85-88
  • 一、来自不断深入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形势发展的压力85
  • 二、经费相对短缺和改善办学条件的矛盾依然突出85-87
  • 三、受到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极大冲击87-88
  • 四、受到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强烈冲击88
  • 第三节 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88-93
  • 一、没有形成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89-90
  • 二、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90-91
  • 三、培养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充分挖掘民族学生的潜力91-93
  • 第四章 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对策分析93-107
  • 第一节 秉承独特办学理念,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93-96
  • 一、"两个服务":民族院校必须坚持的办学理念93-94
  • 二、培养适应民族地区需要的高素质骨干人才是民族院校的办学目标94-95
  • 三、为民族院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95-96
  • 第二节 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打造创新人才成长的引路人96-98
  • 一、研究制定民族院校教师培养引进体系96
  • 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升教师素质96-97
  • 三、推进民族院校体制改革,建立教师成长的长效机制97-98
  • 第三节 明确民族院校定位,完善教学质量监控98-100
  • 一、民族院校在整个高等院校中所处的位置98-99
  • 二、调整民族院校结构,优化民族院校质量99-100
  • 三、完善民族院校质量监控体系100
  • 第四节 拓宽办学思路,提高招生质量100-102
  • 一、提高招生质量,扩大招生规模100-101
  • 二、丰富民族院校专业设置101-102
  • 第五节 多途径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机会不均等的现象102-107
  • 一、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收费倾斜103-104
  • 二、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财政资助制度104
  • 三、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救助体系104-107
  • 第五章 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远景展望107-127
  • 第一节 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路107-112
  •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特色107-109
  •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特色109-110
  •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民族特色110-112
  • 第二节 创建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新特区112-119
  • 一、从国家安全与统一的高度看待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112-113
  • 二、培养民族地区发展所需的各类骨干人才113-114
  • 三、树立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114-115
  • 四、加快改革教育教学方法115-116
  • 五、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116-118
  • 六、着力拓宽人才培养途径118-119
  • 第三节 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新特区的配套措施119-127
  • 一、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政策保障119-120
  • 二、创新高层次教师培养引进体系,搭建民族院校人才梯队120-121
  • 三、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多元化教学测评体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机制121-122
  • 四、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机制建设,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122-124
  • 五、开门办学,不断加强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124-125
  • 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优化毕业生就业环境125-127
  • 参考文献127-134
  • 一、著作127-129
  • 二、论文129-13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34-136
  • 致谢136-13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炳仙;;延安民族学院的发展及其对民族院校办学的影响[J];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02期

2 王素改;;新课改背景下湖北民族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体育科技;2014年04期

3 秦竹青;;艺术职业院校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初探——以实践性培养模式为基础[J];学园(教育科研);2012年24期

4 安吉尔;;从学生视角看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及其实现[J];学园;2014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包永全;“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伍顺比;历史·现状·策略[D];西南大学;2013年

3 陆继锋;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江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康乐;山西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3 姚金雨;我国民族院校国际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杨森;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莅;西北民族聚居区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6 余易文;民族院校学习性投入调查[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7 闫豫;民族院校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8 杜青花;我国民族预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与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75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975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b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