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宿舍人际关系 切入点:主观幸福感 出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8期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简易调查表,对420名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宿舍人际关系不存在性别差异(F=0.014、0.828,P0.05);宿舍内无小团体的学生其人际关系质量好于有小团体的(F=38.262,P0.001);2宿舍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对幸福感因子中的焦虑感、满足感、抑郁或快乐的心境、控制感、精力有预测作用(F=7.799、29.768、13.700、17.500、12.728,P0.01、0.001、0.001、0.001、0.001,R2=0.019、0.070、0.031、0.042、0.031)。结论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对主观幸福感的焦虑感、满足感、心境、控制感、精力等有重要影响。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dormitory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qualit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420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1 there is no gender difference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dormitory. The qual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tudents with small groups.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dormitor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qualit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dormitory can predict anxiety, satisfaction, depression or happy state of mind, sense of control and energy among the factors of well-being.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dormitory can predict the anxiety, satisfaction, mood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quality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the qualit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an predict the anxiety, satisfaction, mood of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with 17.500 ~ 12.728 / P ~ (0.01) P ~ (0.01) ~ 0.001 / 0 ~ (0.001) / 0. 001n / r ~ (2) ~ 0.0190.0700.030 / 0.031/ 0.042 / 0.031.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the dormitory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including anxiety, satisfaction, mood, and so on. Sense of control, energy, etc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作者单位】: 伊犁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S1期
2 张灵;郑雪;严标宾;温娟娟;石艳彩;;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2期
3 李祚山;;大学生的文化取向、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秀芬;王永杰;;亟待加强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廖婷婷;董薇;唐利平;柳春香;;大一新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焦虑的相关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01期
3 谢钰涵;陈有国;苏丹;杨珍;;重庆市大学生抑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02期
4 符明;;性心理教育——高校不容回避的话题[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银小兰;朱翠英;;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子及其增进路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陈光磊;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标准[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7 陈光磊;;论大学生休闲与心理健康[J];菏泽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王滨;;高校新生的心理困惑与适应[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13期
9 丁志强;;高职大学生人格现状及其培养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15期
10 丁斌;马焱;;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的关系[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长才;科研院所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教育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炳芳;大学生社会认知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陈智行;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环宇;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张丽;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改革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腰秀平;大学生恋爱压力测量工具及其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8 许晓楠;聋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范翠英;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贾绪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元江;幸福感的解释模型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杨昭宁;孔祥军;;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3 苗元江;幸福感:研究取向与未来趋势[J];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4 李焰,赵君;幸福感研究概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李全彩;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1期
6 岳颂华;张卫;黄红清;李董平;;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7 徐维东,吴明证,邱扶东;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8 李祚山;;大学生的文化取向、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9 郑雪,严标宾,邱林;广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1年04期
10 李靖,赵郁金;Campbell幸福感量表用于中国大学生的试测报告[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勇;;谈高职专科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才智;2011年17期
2 彭小红;郑谊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3 朱晓坤;翟瑞龙;;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心理控制源关系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4 艾桃桃;欧阳明昆;雷湘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及其相关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3期
5 贺天庆;;中专新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6 张小丽;;大学生焦虑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7 李彩娜;席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害羞的关系[J];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05期
8 党峥峥;倪纪;史德胜;;农村中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田利燕;何梅;陈维扬;侯述娟;蒋欣峰;程俞亭;;环卫女工主观幸福感状况调查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10 张建育;胡雪琴;;大学生宽恕心理与主观幸福感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勇敏;;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因素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小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接纳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玲;;潍坊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调查[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朱伟;陈国法;王催春;;大学生依恋、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王东宇;;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张进;;主观幸福感概念、测量及其与工作效能变量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耿勇;孔燕;陈利;;戒毒所护士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梅江英;刘文;李艳;;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游美琴;苗元江;朱晓红;;经济与主观幸福感[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吕望强;黄恩;张载福;陈建民;徐晓青;;职业中专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关系[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所研究员 杨宜音;人的主观幸福感从何而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山东省委党校人才测评与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主任 邢占军;幸福是一种飞翔的体验[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董为柏;维护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陶莎 王泓懿;人要练就“与压力共舞”的功夫[N];连云港日报;2009年
5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 副教授 刘幼硕;老年的五种心理[N];大众卫生报;2004年
6 訾非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完美主义:高度分化、精细分工的社会文化产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家进;心理资本渐成职场竞争力[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8 石国兴 高志文;心理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N];光明日报;2005年
9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刘萃侠肖健;为面子说自己幸福?[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市市直机关房产管理处 王玲;心理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N];大同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黎琳;大学生的社会比较与情绪健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肖岑;青少年自我提升的发展及其与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海燕;老年人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玲玲;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张敏;乌鲁木齐健身俱乐部成年超重肥胖人群身体自尊、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毕荣;知识型员工主观幸福感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董凤洁;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黄桂姣;生存型主观幸福感指标体系确立及量表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翠;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社会参与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喻永婷;陕西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肖洁;参加体育锻炼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量表的修订及试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乔婷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就归因、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58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658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