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发布时间:2015-03-23 11:43
□玉林市容县石寨中学 韦 艳
叶圣陶先生在《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曾说过,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可见,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多么重要。对于数学学科,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教师应重点使学生养成以下学习习惯。
一、建立错题集的习惯
教师可要求学生建立“错题典型题集”,夯实基础,提高能力。要让学生明白,做错题并不可怕,相反,有了错题才能够真实地反映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因此对于每一届七年级新生,笔者都要求建立“错题典型题集”。具体方法是收集作业、测试中做错的题目以及课外练习、老师补充的典型题目。这样坚持下去,三年下来学生就可以建立个人纠错小题库,从中了解自己的薄弱点,知道自己的“病根”所在,从而走出“一做就错,错了再做,,做了又错”的怪圈,实现由“不知”到“知之”及“固之”的过程。
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问题,从问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夯实基础。以笔者任教的班级为例,笔者在班上先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20名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按薄弱程度与班上基础较好的同学结对子,有问题先内部解决,解决不了再向教师请教。另外,笔者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每周检查一次。这样,学生在互助的同时可以增进友谊,还可以提高自己,大家都很积极主动。笔者还经常组织学生举行“找茬”小竞赛,通过竞赛形式让学生互提问题,相互帮助。
三、良好的听课习惯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要适时运用注视、临近、提问、表扬等关注方式,组织学生全情参与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指用听觉接收新知识。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听教学要求;(2)听懂知识引入及其形成过程;(3)听懂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听懂例题解法的思路;(5)听懂作业及测试讲评。
“思”是指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上,教师应使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多思考、勤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想“为什么”;(2)深入思考,对问题要追根溯源,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3)善于思考,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听到的和想到的进行联想、猜想和归纳;(4)学会反思。
“记”是指学生的课堂笔记。一般的初中生尚未学会科学地做课堂笔记,通常是教师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抄”慢慢把“记”给替代了,甚至出现用“记”代替“听”和“思”。不少学生笔记虽全,但因为缺乏“思”,所以学习收效甚微。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记笔记:(1)记笔记要在不打乱听课程序的基础上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疑点、解题方法和思路;(3)小结及课后思考题要记清楚。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从培养学生会听、会思、会记着手,但是教师也要注意在训练“听”时防止“填鸭式”“满堂灌”,掌握讲授新知识的最佳时间,使学生有效听课。
四、良好的作业习惯
教师可通过合理的反复练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一般而言,初中生完成书面作业后,往往会忽视对旧知识的巩固、记忆。学生为了交作业而做作业,做作业起不到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上,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1)每天课后先阅读理解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再开始独立地完成作业,做题时要求专心、细致、字迹清楚,解题有条理;(2)对本节课堂内容做知识小结,写出自己的体会或后记。此外,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自选作业、自编作业、互改作业等形式,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对作业反思的习惯。
五、规划学习的习惯
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强,对学习没有规划,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初中生往往不善于预习,即便预习也常常流于形式。所以,教师可指导学生用先“粗读,再细读,最后找出问题,带着问题期待新课”的方法去预习。既可以随课预习也可以单元预习,预习前可以先列预习提纲,使预习有目标,有重点。课后复习亦十分重要,学生能够养成及时复习的良好习惯,对后续的学习将有很大的帮助。
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超过100天就可以形成习惯。过程不变,结果不变;过程改变,结果巨变;过程合理,成绩斐然!鼓励、督促、引导学生把上述几点认真做好,坚持一段时间,即可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本文编号:18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8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