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日本学校德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Abstract]:......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存道;;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培养祖国四有人才[J];甘肃教育;2011年12期
2 李坤凤;;论基于德育目标视域的课外合作学习小组构建[J];唐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徐钟;;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黄桂华;;加强人文管理 注重工作实效[J];吉林教育;2011年25期
5 董烈霞;试论内隐学习理论对学校德育的启示[J];中学教育;2003年10期
6 张忠华;;论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困惑[J];中学教育;2002年09期
7 孙凤华;;德育应贯穿和谐思想[J];吉林教育;2011年18期
8 丁飞标;郑国民;;构建“生活德育”新体系的思考和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1年19期
9 赵辛辰;;“文化”润“德”思考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9期
10 金绪泽;王瑞月;;人性化德育的初步框架[J];中国德育;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宏源;;学校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浅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评价[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荆月辉;张轩;;浅论网络德育对班主任的素质要求[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华;;学校道德教育如何摆脱困境[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4 陈旭;;情境讨论、榜样学习和角色扮演对儿童助人行为发展的心理效应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5 李永祥;;从人本主义看现代德育中的盲点[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张孝礼;;强化德育教育 培育一代“真人”[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7 彭康清;;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李永s,
本文编号:2473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473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