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结构及其特点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19:14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结构及其特点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学习价值观是学生对于自己所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的总的看法,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其绩效。对学习价值观的关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价值取向,把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国家新课程改革制定的《基础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列为新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将学生学习价值观作为学生素质评定和培养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国内外关于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的理论探讨不多,实证研究相当缺乏。因此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研究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为学习心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有助于青少年价值观结构与发展特征的研究。 本研究采用开放式调查、问卷调查、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方程技术等方法,对中学生学习价值观进行了系统探讨。整个研究分为3个部分,主要由4项研究构成,依次涉及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的结构分析,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的特征探讨,中学生学习价值观与其成就动机和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自编《中学生学习价值观问卷》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 2.中学生学习价值观分为目的性学习价值观和手段性学习价值观;目的性学习价值观包括地位追求、成就实现、家庭维护和社会促进等4个一阶因子;手段性学习价值观包括轻松兴奋、兴趣与能力、责任与规范、个人发展、身心健康、坚持进取和学业成就等7个一阶因子。该模型有良好的拟合度。中学生学习目的价值观与手段价值观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学习目的价值观会影响其达成手段的选择。 3.中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呈现出多样性。总体上,中学生重视成就实现、身心健康、坚持进取和责任与规范在学习中的价值。他们在学习目的性价值观上,以成就实现最高,家庭维护、社会促进次之,地位追求最低。在学习手段性价值观分量上,男生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身心健康、坚持进取、责任与规范、轻松兴奋、个人发展、学业成就和兴趣与能力;女生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责任与规范、轻松兴奋、坚持进取、身心健康、学业成就、个人发展和兴趣与能力。 4.中学生学习价值观各因素均存在显著的年级主效应,存在显著的年级与学校交互作用。有部分因素存在显著的学校和性别主效应。中学生学习价值观及其各因素都呈现出大致相同的随着年级上升而逐渐下降的趋势。有所不同的是,学习手段性价值观在高二与高三之间有一个上升的趋势,而目的性学习价值观则没有表现出上升的趋势。 5.成就实现、地位追求和社会促进影响追求成功动机;地位追求和成就实现影响避免失败动机,,其中成就实现目的较强的学生能够有效抑制避免失败动机的产生。 6.坚持进取、兴趣能力和学业成就影响追求成功动机;学业成就、责任与规范和坚持进取影响避免失败动机,其中习惯运用坚持进取和责任规范手段的学生能够有效抑制避免失败动机的产生。 7.学业成就、责任与规范和坚持进取影响深层策略;坚持进取、责任与规范和学业成就影响成就策略;坚持进取、轻松稳定和兴趣与能力影响表层策略。 8.地位追求、成就实现和家庭维护影响深层策略;地位追求和成就实现影响成就策略;地位追求影响表层策略。 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探索并初步揭示了学习价值观的概念、因素结构与发展特征;(2)编制了符合心理测量学规范的《中学生学习价值观问卷》,初步解决了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的测量工具问题;(3)初步揭示了中学生学习价值观与其成就动机、学习策略的关系。
【关键词】:中学生 学习价值观 结构 发展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4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11-13
- 1.1 问题提出11-12
- 1.2 研究的意义12-13
- 2 研究文献综述13-19
- 2.1 价值观研究13-15
- 2.1.1 价值观概念13-14
- 2.1.2 价值观结构研究14-15
- 2.2 价值观的主要研究取向15-16
- 2.2.1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研究15-16
- 2.2.2 本土心理学的价值观研究16
- 2.2.3 普遍价值观结构的研究16
- 2.3 学习价值观研究16-18
- 2.3.1 学习价值观概念17
- 2.3.2 学习价值观结构研究17
- 2.3.3 学习价值观测量工具研究17
- 2.3.4 学习价值观特点研究17-18
- 2.4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18-19
- 3 研究设计19-23
- 3.1 基本概念及理论构想19-21
- 3.2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21
- 3.3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21-23
- 研究1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结构的理论建构与问卷的初步编制23-39
- 1.1 研究目的23
- 1.2 研究对象23
- 1.3 研究材料23-24
- 1.4 研究程序24
- 1.5 结果与分析24-39
- 1.5.1 项目筛选24-25
- 1.5.2 中学生学习目的性价值观的探索性因素分析25-27
- 1.5.3 中学生学习手段性价值观的探索性因素分析27-29
- 1.5.4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29-32
- 1.5.5 学习目的性价值观分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32-34
- 1.5.6 学习手段性价值观分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34-35
- 1.5.7 中学生学习目的性价值观与手段性价值观的关系35-39
- 研究2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发展特点研究39-51
- 2.1 研究对象39
- 2.2 研究工具39-40
- 2.3 研究程序40
- 2.4 结果与分析40-51
- 2.4.1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的总体状况40-41
- 2.4.2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的多元方差分析41
- 2.4.3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的年级差异分析41-43
- 2.4.4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的性别差异比较43-44
- 2.4.5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的学校类型差异44-45
- 2.4.6 父母不同学历中学生学习价值观差异比较45-48
- 2.4.7 家庭不同收入水平中学生学习价值观差异比较48-49
- 2.4.8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的家庭来源差异49-51
- 研究3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与其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51-57
- 3.1 研究对象52
- 3.2 研究工具52-53
- 3.3 研究程序53
- 3.4 结果与分析53-57
- 3.4.1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和成就动机状况53-54
- 3.4.2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与其成就动机的相关分析54
- 3.4.3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与其成就动机的关系分析54-57
- 研究4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与其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57-63
- 4.1 研究对象57-58
- 4.2 研究工具58
- 4.3 研究程序58-59
- 4.4 结果与分析59-63
- 4.4.1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和学习策略状况59
- 4.4.2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与其学习策略的相关分析59-60
- 4.4.3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与其学习策略的关系分析60-63
- 5 总讨论63-74
- 5.1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的方法学问题探讨63-64
- 5.2 关于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的结构及问卷编制64-67
- 5.2.1 关于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结构65
- 5.2.2 关于问卷的信度、效度65-67
- 5.2.3 关于中学生学习目的价值观与学习手段价值观的关系67
- 5.3 关于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的特点67-70
- 5.3.1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总体状况分析67-68
- 5.3.2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的综合分析68-70
- 5.4 关于中学生学习价值观与其成就动机、学习策略的关系70-71
- 5.4.1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与其成就动机的关系70
- 5.4.2 中学生学习价值观与其学习策略的关系70-71
- 5.5 本研究的创新点71
- 5.6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71-72
- 5.7 总结论72-74
- 参考文献74-77
- 附录77-84
- 后记84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晓娜;理解性学习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任名扬;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阶段性[D];苏州大学;2010年
2 薛海珊;大学生学习素质的量表编制及现状测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廖友国;大学生学习价值观、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廖燕琼;高中生英语学习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对策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结构及其特点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09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