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网络信息化模式——基于“互联网+高职教育”的融合机制、时代变革与创新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1-05-08 14:47
"互联网+"作为当代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一种理念、方式和方法,已广泛、深入地影响和促进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和发展,同时也为我国高职教育教学的模式改革与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为此,分析了"互联网+"与高职教育的融合机制,论述了"互联网+高职教育"所实现的时代变革,探讨了"互联网+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以把握和实施当代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网络信息化模式,为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培养和造就大批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
【文章来源】:科学管理研究. 2019,37(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及其广泛影响
2.1 互联网及其发展的主要阶段
2.2 “互联网+”及其广泛的社会影响
2.1.1 “互联网+”的发展引起了商业模式变革
2.1.2 “互联网+”的发展引起了消费模式变革
2.1.3 “互联网+”的发展引起了物流模式变革
2.1.4 “互联网+”的发展引起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变革
3 “互联网+”对传统高职教育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3.1 对传统高职教育体系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冲击与挑战
3.2 对传统高职教育模式的冲击与挑战
3.3 对传统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设置的冲击与挑战
3.4 对传统高职教育投入力度的冲击与挑战
3.5 对传统高职院校师资信息化的认知与素质的冲击与挑战
3.6 对传统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冲击与挑战
4 “互联网+”与高职教育的融合机制
4.1 “渗透—融合”机制
4.2 “倒逼-融合”机制
4.3 “反求-融合”机制
5 “互联网+高职教育”实现的突破与变革
5.1 高职教育模式的突破与变革
5.2 高职教育资源的突破与变革
5.3 高职教育决策的突破与变革
5.4 高职教育评价的突破与变革
6 “互联网+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6.1 创新“互联网+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
6.2 创新“互联网+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
6.3 创新“互联网+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
6.4 创新“互联网+高职教育”的资源管理
6.5 创新“互联网+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
6.6 构建“互联网+高职教育”的智能化校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高等教育应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未来——读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启示[J]. 潘国雄. 高教探索. 2016(06)
[2]“互联网+”职业教育:逻辑内涵、形成机制及发展路径[J]. 南旭光. 职教论坛. 2016(01)
[3]生产力与座架: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在技术决定论上的异同[J]. 葛玉海,曹志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4)
[4]商业模式内涵与研究框架建构[J]. 魏江,刘洋,应瑛. 科研管理. 2012(05)
本文编号:3175525
【文章来源】:科学管理研究. 2019,37(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及其广泛影响
2.1 互联网及其发展的主要阶段
2.2 “互联网+”及其广泛的社会影响
2.1.1 “互联网+”的发展引起了商业模式变革
2.1.2 “互联网+”的发展引起了消费模式变革
2.1.3 “互联网+”的发展引起了物流模式变革
2.1.4 “互联网+”的发展引起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变革
3 “互联网+”对传统高职教育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3.1 对传统高职教育体系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冲击与挑战
3.2 对传统高职教育模式的冲击与挑战
3.3 对传统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设置的冲击与挑战
3.4 对传统高职教育投入力度的冲击与挑战
3.5 对传统高职院校师资信息化的认知与素质的冲击与挑战
3.6 对传统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冲击与挑战
4 “互联网+”与高职教育的融合机制
4.1 “渗透—融合”机制
4.2 “倒逼-融合”机制
4.3 “反求-融合”机制
5 “互联网+高职教育”实现的突破与变革
5.1 高职教育模式的突破与变革
5.2 高职教育资源的突破与变革
5.3 高职教育决策的突破与变革
5.4 高职教育评价的突破与变革
6 “互联网+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6.1 创新“互联网+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
6.2 创新“互联网+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
6.3 创新“互联网+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
6.4 创新“互联网+高职教育”的资源管理
6.5 创新“互联网+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
6.6 构建“互联网+高职教育”的智能化校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高等教育应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未来——读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启示[J]. 潘国雄. 高教探索. 2016(06)
[2]“互联网+”职业教育:逻辑内涵、形成机制及发展路径[J]. 南旭光. 职教论坛. 2016(01)
[3]生产力与座架: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在技术决定论上的异同[J]. 葛玉海,曹志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4)
[4]商业模式内涵与研究框架建构[J]. 魏江,刘洋,应瑛. 科研管理. 2012(05)
本文编号:3175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175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