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一种循环互利的“教育生境”:美国高校翻转课堂培养大学生“4C”素养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5 03:59
  美国21世纪学习合作组织出台的"21世纪学习框架"强调了新世纪青年人才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之"4C"素养的重要性。而翻转课堂"境""象"交融的教学手段因能有效提升学生"4C"素养已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美国某大学为个案,对该大学参加翻转课堂教学技能提升项目的六名教授进行了深度访谈,并深入到他们的翻转课堂展开田野观察,旨在探究他们如何构建翻转课堂的"教育生境"而使大学生的"4C"素养获得发展。本研究对质性数据进行编码并运用软件Nvivo 11分析之后,呈现出了"环境给养"、"学习社区"、"教育绵延"等三个树状节点及其下属的共八个自由节点,展现了翻转课堂培养学生"4C"素养的"教育生境全貌"。基于此,研究提出要"积极推进智慧平台的自然环境建设"、"重塑学生公民道德责任感的人文环境建设"、"创生释放幸福教育力量的情感环境建设"等启示。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40(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一种循环互利的“教育生境”:美国高校翻转课堂培养大学生“4C”素养的个案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技能工作坊流程图(二)数据挖掘———“编码分析”

框架图,美国高校,素养,生境


,王国维就曾言道:“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28]诗家所说的境界包括“物境”“情境”和“意境”三境,而我们也将这“三境”的美学意涵观照到教育实践中,去寻味翻转课堂内外所蕴含的“教育生境”之意。在本研究中,教师们通过营造翻转课堂的“教育生境”培养大学生21世纪需要具备的“4C”素养的执教经历,涉及到了“环境给养”、“学习社区”、“教育绵延”等多个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构面(如图3所示)。这就犹如在教育现场绘制的一幅多维画卷,阐释出社会文化的特征,[29]让人们从中获得启示和思考的维度,促使教育行为变得更加和谐、包容和善解人意的情意美感。图3美国高校翻转课堂培养大学生“4C”素养的“教育生境”框架图1.“物境”层面:积极推进智慧平台的自然环境建设教育学322

示意图,小组活动,课堂,连续体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因为学生需要根据所学哲学概念并结合自身理解及经验做出一次有选择性的价值判断,之后和拥有相同价值判断的同学共同讨论并解释作出如此选择的原因,这其实就是一个智慧分享的过程。这种基于共识的自由组队的方式给予了学生们话语权,更促进了他们申辩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图2翻转课堂中的“线性连续体”小组活动示意图3.“教育绵延”节点翻转课堂的“教育生境”亦可绵延至课堂之外的生活,由抽象走向具象,将教育的正能量由集体的交互情境空间活化进学生个体细密的情感世界,而理智的光芒也指引着他们反思生活,反观自我,进而关注内心成长和自身长足发展。第一,多元文化包容。Bennett(1995)指出,美国的教育家要致力于达到这样的共识,即文化多样性是一种优势,教师要通过文化回应性教学为多元文化背景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24]每个生命个体自出生以来就受着他母语文化的“浇灌”,教师和学生都是不同文化资本的集合体,[25]因此相互尊重、相互分享彼此的文化价值观,了解相异的文化现象有助于构建舒适包容的课堂文化氛围。例如,教师F总是让班级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小组,提倡让课堂中尽可能多地发出不同的声音,文化的互通有无才能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受教育者们亦能从主位与客位的视角锻炼批判性思维,进而逐步养成文化包容的心态。第二,扎根体验的课外学习社区。佐藤学基于对哲学的思考,认为“学习社区”是指“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教师之间互相切磋、家长和市民积极参与的场所。是通过对话、倾听来形成真正的学习。”它由“公共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环境下教学学术表征范式嬗变:基于知识表征视角[J]. 左璜,罗羽乔.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02)
[2]“审美生境”:一个民族美学关键词的知识谱系研究[J]. 吴震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3]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教师教育范式的转换[J]. 邱关军.  教师教育研究. 2018(01)
[4]迈向教育改革的核心:培养作为21世纪技能核心的批判性思维技能[J]. 彭正梅,邓莉.  教育发展研究. 2017(24)
[5]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与趋势研究[J]. 胡玥,董永权,杨淼.  高教探索. 2017(11)
[6]如何在教学上落实21世纪技能:探究性学习及其反思和启示[J]. 邓莉.  教育发展研究. 2017(08)
[7]技术、教育与社会:碰撞中的融合发展——2017高等教育版《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解读[J]. 殷丙山,高茜.  开放教育研究. 2017(02)
[8]教师作为学习者:教师学习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 桑国元.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9]创客学习:一种创造有意义学习经历的学习范式[J]. 陈鹏.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06)
[10]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J]. 师曼,刘晟,刘霞,周平艳,陈有义,刘坚,魏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3)



本文编号:3343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343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2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