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对分课堂教学策略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3 06:3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单一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已不符合社会对人才教育培养的发展要求,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明确提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而智慧教室环境的出现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致力研究如何利用智慧教室环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他们基于翻转课堂、生成性教学、探究式教学等现有教学模式,结合云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数据分析等技术,开展了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旨在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也为在信息化教室环境中创新教学模式以高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推广。通过研究对分课堂以及智慧教室环境支持下的教学应用的相关文献,应用于智慧教室环境的教学模式种类繁多、成果丰富,但现阶段课堂教学模式仍未能有效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综合讲授式与讨论式的新型教学模式,是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体现了学教并重的教学思想。...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框架图
文献综述132.对分课堂应用研究从2016年开始,研究者逐渐将对分课堂与具体学科结合,探索对分课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选取关注最广泛的十个领域制作如下2-1统计图,从应用学科分布图中可看出,对分课堂应用学科广泛,应用层次分布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中等教育中。同时,随着新技术发展,研究者也将对分课堂与新兴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融合。关于对分课堂应用研究,具体可分为应用学科、应用层次及与新兴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的创新融合三部分。图2-1应用学科分布统计图(1)应用学科从应用学科角度,范围涉及英语、思想政治、地理、经济、医学、化学、生物等,不仅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还包括自然科学类学科。苏鏐鏐认为对分课堂的出现将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生机和发展动力[37]。刘明秋指出对分课堂模式对教师的挑战,教师进行教学时,应该简化和清晰化课程内容结构、提供高质量反馈,深化专业素养、紧跟科研前沿并精心组织课堂活动[38]。柴继侠等认为对分课堂可以提高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医学生对专业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深入思考等,同时提出概况图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领作用[39]。陈志超论述了对分课堂对学生模仿性思维和个性化思维发展的有效性[40]。姚堃等认为对分课堂能使学生转变学习意识,进行主动学习,但他也提出实施对分课堂应结合本地区、本学科和学段的实际情况,应思考如何利用新教学模式达到教学最优化[41]。可以看到,对分课堂模式应用学科较广,虽然教学实践形式有所差异,但均
[52]。2.2.2.2 国内智慧教室教学研究现状在 CNKI 中以“智慧教室”为关键词搜索发现, 2011 年,上海市开始创建智慧教室,而 “智慧教室”相关研究正式开始于 2012 年。从核心文献关键词的共享矩阵分析可以看到,如何利用智慧环境开发智慧教育、增强学习过程中情感发展是现阶段研究的发展趋势,依托智慧环境创新课堂研究实现智慧人才培养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选取核心期刊文献梳理分析,可将关于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研究分为:智慧教室理论研究、智慧教室教学应用研究、教学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堂”or“教堂”——用对分课堂破解从知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的困境[J]. 陈瑞丰,张学新. 上海教育科研. 2019(12)
[2]“90后”大学生群体基本特征分析[J]. 邴浩,鄂炎雄,朱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19)
[3]基于泛在学习资源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 杨丰利,万春云,汪招雄,李鹏,李萍,祁梅,李小杉.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20)
[4]智慧教育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 罗玛,竺丽英. 基础教育. 2019(04)
[5]超越高职传统课堂的藩篱:“对分课堂”的生成逻辑阐释[J]. 张成林,杨翠.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4)
[6]基于BYOD的高职英语混合式对分课堂实践与效果研究[J]. 高玉垒.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4)
[7]高校教师应用智慧教室实现教学转型的现状及建议[J]. 蒋立兵,毛齐明,卢子洲,万真. 中国远程教育. 2019(03)
[8]基于智慧课堂的学科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J]. 刘邦奇,李新义,袁婷婷,董晶晶.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4)
[9]“智慧教室”热中的冷思考[J]. 胡国强,陈建平,韩苏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02)
[10]智慧教室环境下数据启发的教学决策研究[J]. 管珏琪,孙一冰,祝智庭.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2)
博士论文
[1]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 陈卫东.华东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对分课堂的生成性教学设计研究[D]. 张艳梅.湖北大学 2018
[2]基于微视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D]. 姜舒曼.上海师范大学 2018
[3]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 杨延昌.四川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34135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框架图
文献综述132.对分课堂应用研究从2016年开始,研究者逐渐将对分课堂与具体学科结合,探索对分课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选取关注最广泛的十个领域制作如下2-1统计图,从应用学科分布图中可看出,对分课堂应用学科广泛,应用层次分布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中等教育中。同时,随着新技术发展,研究者也将对分课堂与新兴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融合。关于对分课堂应用研究,具体可分为应用学科、应用层次及与新兴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的创新融合三部分。图2-1应用学科分布统计图(1)应用学科从应用学科角度,范围涉及英语、思想政治、地理、经济、医学、化学、生物等,不仅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还包括自然科学类学科。苏鏐鏐认为对分课堂的出现将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生机和发展动力[37]。刘明秋指出对分课堂模式对教师的挑战,教师进行教学时,应该简化和清晰化课程内容结构、提供高质量反馈,深化专业素养、紧跟科研前沿并精心组织课堂活动[38]。柴继侠等认为对分课堂可以提高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医学生对专业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深入思考等,同时提出概况图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领作用[39]。陈志超论述了对分课堂对学生模仿性思维和个性化思维发展的有效性[40]。姚堃等认为对分课堂能使学生转变学习意识,进行主动学习,但他也提出实施对分课堂应结合本地区、本学科和学段的实际情况,应思考如何利用新教学模式达到教学最优化[41]。可以看到,对分课堂模式应用学科较广,虽然教学实践形式有所差异,但均
[52]。2.2.2.2 国内智慧教室教学研究现状在 CNKI 中以“智慧教室”为关键词搜索发现, 2011 年,上海市开始创建智慧教室,而 “智慧教室”相关研究正式开始于 2012 年。从核心文献关键词的共享矩阵分析可以看到,如何利用智慧环境开发智慧教育、增强学习过程中情感发展是现阶段研究的发展趋势,依托智慧环境创新课堂研究实现智慧人才培养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选取核心期刊文献梳理分析,可将关于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研究分为:智慧教室理论研究、智慧教室教学应用研究、教学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堂”or“教堂”——用对分课堂破解从知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的困境[J]. 陈瑞丰,张学新. 上海教育科研. 2019(12)
[2]“90后”大学生群体基本特征分析[J]. 邴浩,鄂炎雄,朱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19)
[3]基于泛在学习资源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 杨丰利,万春云,汪招雄,李鹏,李萍,祁梅,李小杉.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20)
[4]智慧教育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 罗玛,竺丽英. 基础教育. 2019(04)
[5]超越高职传统课堂的藩篱:“对分课堂”的生成逻辑阐释[J]. 张成林,杨翠.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4)
[6]基于BYOD的高职英语混合式对分课堂实践与效果研究[J]. 高玉垒.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4)
[7]高校教师应用智慧教室实现教学转型的现状及建议[J]. 蒋立兵,毛齐明,卢子洲,万真. 中国远程教育. 2019(03)
[8]基于智慧课堂的学科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J]. 刘邦奇,李新义,袁婷婷,董晶晶.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4)
[9]“智慧教室”热中的冷思考[J]. 胡国强,陈建平,韩苏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02)
[10]智慧教室环境下数据启发的教学决策研究[J]. 管珏琪,孙一冰,祝智庭.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2)
博士论文
[1]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 陈卫东.华东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对分课堂的生成性教学设计研究[D]. 张艳梅.湖北大学 2018
[2]基于微视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D]. 姜舒曼.上海师范大学 2018
[3]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 杨延昌.四川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34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43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