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母亲教养方式与11岁儿童学校适应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童年期母亲教养方式与11岁儿童学校适应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追踪考察了童年早期到中期母亲教养方式的稳定性和变化,以及童年早中期母亲教养方式对11岁儿童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儿童从2岁到7岁,母亲教养方式在保护担忧、控制两个维度上出现了显著变化,在其余维度上没有发现显著变化。儿童2岁和7岁时,性别能显著预测其11岁时的学校适应问题。儿童2岁时,母亲鼓励和控制的教养方式能显著预测11岁时儿童的学业成绩及害羞焦虑、挫折耐受性、同伴交往等行为和社交问题。儿童7岁时,母亲保护和控制的教养方式能显著预测儿童11岁时的学业成绩、学习问题及害羞焦虑、挫折耐受性、果敢社交等行为和社交问题。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童年期 母亲教养方式 学校适应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06JJDXLX002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家庭和学校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家庭中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儿童成长和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中西方的一些研究者认为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在学校的学业成就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1 ̄3],Bates等人的研究发现3~5岁儿童的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平,熊端琴,郭春彦;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2 陈会昌,张宏学,阴军莉,程小青,王明粤;父亲教养态度与儿童在4~7岁间的问题行为和学校适应[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言梅;;家庭教养方式及其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大理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2 王争艳;气质研究的新视角——行为抑制性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李海华;高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左占伟;不同水平学校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俞凤茹,陈会昌,侯静,陈欣银;4岁儿童自传式回忆的相关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3期
6 王争艳,侯静;儿童行为抑制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4期
7 刘志军,王海梅,孙玲,阴军莉,贾秀珍;儿童气质和父母教养方式与其陌生环境中语言表达水平[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1期
8 王燕;张雷;;自我概念在父母情感关爱与儿童发展间的完全中介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9 左志宏,席居哲,桑标;健康儿童与问题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结构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10 刘志军,陈会昌;7岁儿童语言表达的影响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2 刘文;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3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述蓉;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李帮琼;重庆市中学生阅读漫画书的现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赵娜;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同雪莉;父母养育方式对子女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常逢锦;大一新生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心境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继平;初中生学习困难非智力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谢燕婷;澳门初中一学生学业成绩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彭芹芳;适应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能力观培养途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庄瑜;学生社会资本与学业成就的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孙德芳;初中生学习主体性发展与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武林;少年期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些特点与教育问题[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0年01期
2 金万石;李海山;;从儿童文学的特殊性上浅析朝鲜族儿童及其语言[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Z1期
3 陈仙梅;学生智能发展性别差异的初步分析[J];心理科学;1983年01期
4 谷德明;;我国少数民族斗争神话初探[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5 瑞莉;;少年期自我意识的特点[J];上海教育科研;1985年06期
6 董群;院编《家庭教育心理学常识》内容简介[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7 纪桂萍;张力慧;;试论心理的毕生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1987年04期
8 朱仲玉;;读陶懋炳《中国古代史学史略》[J];史学史研究;1987年04期
9 Baker HS;Baker MN;张继志;;Kohut的自身心理学[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88年03期
10 罗宪敏;;谈贾宝玉的“童心”[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彬;董尊;郝瑞东;刘秀曙;;桃实生树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与童程的关系[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2 修巧燕;;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简述几位精神分析学家的思想[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3 宋秀兰;;提高青少年心理适应能力三部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汤锐;;关于少儿读物的“少儿化”问题[A];多出精品 多出人才——中国编辑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杨晓莉;邹泓;李一茗;;初中生不同亲子信任类型的家庭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戚昕;;中国文化背景下关于成年的界定及其不同年龄群体间的差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千鸿;;太阳村特殊家庭的建立和发展[A];全国首届服刑人员子女心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晓霞;黄爱兰;邹密;;术前访视对手术儿童分离焦虑行为影响的研究[A];首届国际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5年
9 刘玮;;中学生迷恋网络游戏心理探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胡涤菲;金雷;王立军;;儿童受暴力侵害状况及对策研究——基于浙江省336名中专学生儿童期虐待经历的研究[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蔚;“儿童”不见了,只剩下“孩子”[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湖南医大附二院教授 苏林雁;孩子为何老跟家长过不去[N];大众卫生报;2000年
3 德志;选购玩具的四大原则[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4 东方;心理保健的方法[N];上海中医药报;2000年
5 田建;活着的一万零一条理由[N];安徽经济报;2001年
6 乐山;寻找爱和管教间的平衡[N];中国妇女报;2001年
7 陈江;把握孩子理财教育的三个时期[N];中国妇女报;2001年
8 张家勇;人格障碍≠精神障碍[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心犁;儿童心理发展有六个阶段[N];中药报;2001年
10 贾同;怎样防止孩子过度的自责[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振娟;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2 易利红;民间游戏训练对3-9岁儿童社会技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董礼艳;儿童青少年骨发育的双生子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4 赵冬梅;童年中期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和社交自我知觉[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琳;梦幻与抗争[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村;中国国内服装品牌生命周期研究之初探[D];东华大学;2006年
7 何晓红;论和谐幼儿园环境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郑会蓉;强迫症患者童年精神创伤及家庭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侯春娜;情绪社会化过程中的适应技能与人格特质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叶青;童年期虐待经历与青少年不良饮食心理行为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童年期母亲教养方式与11岁儿童学校适应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0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430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