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空间的特征分析与价值实现
本文关键词:网络教育空间的特征分析与价值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育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拓展网络教育空间。本文首先指出目前对网络教育空间的认识存在疑义,接着从历史角度考察空间的内涵得出其并非事物的绝对存在,而为事物间的相对关系,然后分别在计算机与计算机、人与计算机、人与人三种关系上分析了网络教育空间的特征,最后阐述了如何实现网络教育空间的价值。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网络教育 技术空间 心理空间 文化空间 符号互动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创新研究》(项目号:05SJB880052)部分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教育在这些年的变化可能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上变化最快的一个时期”[1],如学校教育从培养少数人的子弟变成全民教育,从阶段性教育变成终身教育。面对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少人从信息技术角度提出占领网络教育空间、加大网络教育空间,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价值。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景福,钟志贤;网络教育的情感缺失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6期
2 吴中江;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符号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3 周宗伟;关于教育技术的人文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4 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5 庞学光;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04期
6 张仙,黎加厚;论人的主体性与教育技术[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7 杨跃;网络时代教师教育意识的转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湃;境界教育:当代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缺失[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2期
2 彭湃;境界论高等教育哲学的彰显及其意义[J];江苏高教;2004年02期
3 余凯;当代哲学背景中的大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4 田守花;学生主体及其发展探析[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芮必峰;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李永东;现代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彭启福;论科学的目标追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汪裕雄;艺境求索中的文化批判──宗白华美学思想评议之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彭启福;宗教、迷信和科学的早期发展管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思齐;;论辛弃疾的接受美学思想[A];2003中国上饶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何齐宗;走向审美人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么加利;走向复杂:教育视角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蒲蕊;学校的自主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伟芬;论大学生的闲暇教育[D];湖南大学;2006年
2 张学义;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3 阮红芳;批判反思型校长培训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侯明志;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林荣;试论网络教育与教师角色转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谢桂新;学校道德教育中陶冶问题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白文瑾;素质教育的系统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朱志光;民办教育观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冯立明;自组织理论对创造教学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胡玲翠;网络时代高等学校教学模式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国庆;WTO的教育参与[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2 刘成新;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3 吴中江;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信息传递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4 庞学光;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04期
5 刘铁芳;现代教育的反思——教育的走向与现代教育的反思(下)[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06期
6 陈振中;重新审视师生冲突──一种社会学分析[J];教育评论;2000年02期
7 张义兵;文化传递模式与教育价值取向:一种社会学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8 丁家永;建构主义与教学心理学研究的新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9 吴福光;后信息时代与教育[J];现代教育论丛;1998年01期
10 严春友;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思考[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静;;网络教育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成才之路;2011年21期
2 郑瑞;;信息技术促进网络教育的开展[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2期
3 黄洁;;网络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段雪丽;邵兰洁;;近五年来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热点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6期
5 刘默;;浅析软件开发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6期
6 艾丹祥;左晖;;高校教师对网络教育障碍因素的认识探讨[J];价值工程;2011年23期
7 颜雯;;浅析博物馆网络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8期
8 吴灿华;;小议发挥网络教育优势[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9期
9 毛挺刚;李银树;;网络学习环境下高职学生的情感教育[J];福建电脑;2011年05期
10 顾斌;杜春涛;;信息网络辅助语言学习——英语教师的观念与实践[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振宇;;网络教育任重道远[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2 赵铁成;;论网络教育的属性与作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陈蜀宇;张宇超;郭盛荣;曹俊勇;;国产Linux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分析[A];重庆市首届工程师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章国英;胡继岳;曹洪欣;;网络教育中的人性化教学模型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章国英;胡继岳;曹洪欣;;网络教育中的人性化教学模型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万伦宇;;浅析网络教育概念及功能定义[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7 黄春燕;;网络教育短信平台——信息时代班主任工作的新助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8 栗建中;种冬冬;宿云凤;;论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三辑)[C];2008年
9 左红武;;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网上学习平台的功能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10 许霞;程远先;;网络远程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网络教育标准2.0[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8年
2 弋晓;网络教育为邮储银行培养人才[N];国际商报;2009年
3 赵凤华;网络教育探路“一对一”模式[N];科技日报;2009年
4 周玫子 郑智;网络教育天地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咏梅;网上的教育音符尚缺强音[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9年
6 本报驻萨格勒布记者 赵嘉政;克罗地亚推广网络教育[N];光明日报;2010年
7 商报记者 金朝力;网络教育遭遇消费认识误区[N];北京商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倪光辉 刘思思 郝悦整理 全国高校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 清华大学教授 严继昌 黄金采访整理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黄进 董洪亮;网络教育:规范办学难在哪[N];人民日报;2010年
9 赵杏梅;我省网络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N];河北日报;2010年
10 汕头海关教育处 张木明 陈豪政;海关网络教育的实践与前瞻[N];汕头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光;基于网格的远程学习支持系统模型构建与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欧灵;基于文本分类的本体匹配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彭莹;基于知识体系的多媒体网络课程及工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刘清堂;标准化教育资源版权保护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刘名卓;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君;基于XML Web Service的网络教育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董平;基于网络教育的高校教学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魏海静;中国大学网络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汪明东;网络教育师生交往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张春吉;网络教育结算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清华大学;2004年
6 张国锋;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唐春霞;基于Web的CAI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李红;基于信息构建研究和实现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习支持服务系统[D];四川大学;2007年
9 周兆雄;网络高等教育学习支助服务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曹正强;基于本体的学习资源推荐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教育空间的特征分析与价值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0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450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