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真谛的回归——存在主义教育解读
本文关键词:教育真谛的回归——存在主义教育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存在主义教育 人道主义教育 人性化 主体化 个性化
【摘要】: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世界流行很广的一种哲学流派。存在主义教育强调个人的主观性、个人选择,注重人的存在,注重现实人生、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的“人道主义”教育是其根本主张。我国教育应借鉴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想,弘扬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倡导人性化教育,注重人格修养,培养有责任的人。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关键词】: 存在主义教育 人道主义教育 人性化 主体化 个性化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教育中的种种痛苦和困惑,根源在于忘记了学生也是人。教育失去了本意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存在主义哲学作为关注人自身命运的哲学,注重人的存在,注重现实人生,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出发点[1]。存在主义教育猛烈抨击唯科学主义和现代西方文明,旨在改革它所宣称的包括实用主义在内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田;;大学评价中的导向性问题——兼评《2001中国大学评价》[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年01期
2 刘瑞宁;20世纪西方教育哲学评述[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蒋一之;威尔逊道德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4期
4 和学新;学科课程理论形态的确立──要素主义课程述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陶志琼;论教育哲学的使命──兼论其在培养师范生特色素质中的价值[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邵燕楠;教育哲学缘起新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9期
7 徐书业;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定位[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08期
8 侯怀银;教育学对哲学的接受机制及其内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宋晔,陈异慧;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理念与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郝文武;教育学的科学化和合理性——论近年来我国关于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反思[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傲特根毕力格;;“改善民生”是因袭相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张东辉;;心灵状态最重要——谈目前大学教育的弊端[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2 郭卉;权利诉求与大学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合荣;事实与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爱民;职业定位与大学教育职员制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程文广;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8 郭丽君;学术职业视野中的大学教师聘任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欧阳文;大学课程的建构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潘建红;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森;目前中国高中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衔接问题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刘华;小学生道德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程慧丽;课题式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林玲;论学校生命教育的实践取向:知·情·意·行之统一[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涛;大学校训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6 温双艳;论学校品牌建设[D];山西大学;2007年
7 顾烨;初三思品课网络德育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万立华;新课改下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人文主义教育的探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顾烨;初三思品课网络德育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万立华;新课改下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人文主义教育的探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录 ,王升平;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J];比较教育研究;1984年04期
2 周冠生;;试论人道主义教育观与马列主义教育观的对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3 李立绪;;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对美国教育哲学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年01期
4 杜映;;存在主义教育思想述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S1期
5 程方平;;国外有关“人”的教育的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1989年Z1期
6 庞学光;教育过程: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过程[J];教育科学研究;1993年02期
7 朱镜人;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探讨与评价[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8 朱国仁;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教育观[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5期
9 单中惠;当代欧美十大教育思潮述评(二)[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10 柳国辉,谌启标;存在主义教育取向及其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本文编号:530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30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