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校本课程的政策意义探析

发布时间:2017-07-16 05:17

  本文关键词:校本课程的政策意义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学校 课程计划 健康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需要 课程政策 政策意义


【摘要】:正校本课程的开设和管理首先会涉及如何理解校本课程的问题,在校本课程的实际开设和管理中存在着不少误区,往往是因为不了解校本课程的政策意义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学校 课程计划 健康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需要 课程政策 政策意义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校本课程的开设和管理首先会涉及如何理解校本课程的问题,在校本课程的实际开设和管理中存在着不少误区,往往是因为不了解校本课程的政策意义所致。因此,弄清楚设置校本课程的政策意义对于校本课程的健康运行是十分必要的。一、校本课程在课程结构上的意义设置校本课程的主要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宪胜;小学新课程改革回顾与存在问题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林健;;教师教育资源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成人教育;2006年02期

3 张仲伟;;寻求教师专业发展与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王毅;论课程整合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1期

5 巩靖宇;高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6 杜国民;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自我”回归[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余小茅;;试析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8 许邦兴;;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借鉴[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6期

9 尹雨嘉;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探识[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孙万东;;教育理念创新与高校的教材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与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李彦武;;美国教改参照下我国中小学必修课程设置刍议[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于晓红;;新课程改革与图书馆资源建设[A];图书馆用户服务研究——山东省图书馆第十四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惠红;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鑫德;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金泰;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开设“矩阵与几何变换”选修专题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叶滢;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兴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转换[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丽静;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地理教学中创新性思维的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车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校本网络课程研究与开发[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宋惠卿;语文人本化教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蒋良富;论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裴洪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朝鲜族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9 胡辉;酒泉中学化学探究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淑芝;“换位”学习法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岩;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及国家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06期

2 吕达;英国义务教育阶段考试制度的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06期

3 ;国外信息[J];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06期

4 赖先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中学课程管理(上)[J];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11期

5 ;国外信息[J];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Z1期

6 叶立群;课程改革的困惑和思考(上)[J];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Z2期

7 廖哲勋;英国课程理论略览[J];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Z2期

8 江山野;关于英国中学课程设置的考察报告[J];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10期

9 余石;“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验”年会在长春召开[J];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10期

10 黄侃;英国为实施国家课程着手培训教师[J];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赤;;关于优化课程的思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2 ;主体性教育理念之歌——主体教育研究与实践[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3 胡平;;摭谈新课程与学校发展[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4 蔡剑鸣;;坚持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5 孙广华;;弘扬东林文化 创造时代特色——建构东林校园新文化之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6 张均;孙广华;;“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的探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7 时敏燕;;让孩子的生活插上翅膀——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和实践[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8 章一中;尤敬党;;构筑面向21世纪的校园新文化——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索现代办学新模式[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9 郭冬梅;;觅寻宝鸡历史文化足迹 开启儿童生活世界之窗——金台区西街小学新时期德育工作研究与实践[A];“宝鸡历史文化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翟永军;;化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材编写的实践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骞;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唐青林;校本课程: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田古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摇篮[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4 记者 丁洪美;绿色教育植根我国中小学[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5 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朱士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N];新华日报;2000年

6 ;小学开英语 初中可选修 高中学分制[N];安徽经济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李建平;个性,在校本课程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崔允o7(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刘华蓉;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出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杨明全;全球视野中的基础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余志文;香港校本课程发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马正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郑桂华;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7 张振改;教育政策的限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相学;学校如何管理课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威;高中数学课程设计统一化与区别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辉;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胡献忠;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许纪峰;校本课程开发政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吴华清;学校课程的权力与控制——英国个案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叶本刚;生物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董璐;校本课程意义下的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许华琼;美国基础教育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47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47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8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