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个案报告

发布时间:2017-07-18 21:27

  本文关键词: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个案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 大学生 心理辅导 个案报告


【摘要】: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 大学生 心理辅导 个案报告
【基金】:成都理工大学研究基金资助(2004YR21)
【分类号】:B844.2;R749.052
【正文快照】: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是经过数十年的探索而发展起来的,主要内容有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理论(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BT)、贝克的认知治疗理论(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T)和梅钦鲍姆的自我指导训练(Self-instruc-tional training,SIT)等。20世纪60年代,AT贝克针对抑郁症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喜明;刘治民;;广州市中学生应激反应状况调查与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刘耀文;简评认知-行为疗法[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徐文炜;;Ellis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对抑郁症的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4 郭文斌,赵靖平,黄敏儿,雷启佳;抑郁症患者焦虑、人格与应付方式变化及其反应时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13期

5 许若兰;;论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研究及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郭文斌,姚树桥,黄敏儿,吴大兴;自动思维及归因方式对抑郁症作用的多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7 吴大兴,姚树桥,郭文斌;抑郁症患者识别情绪词时执行功能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8 郭文斌,姚树桥,黄敏儿;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及应付方式的性别差异[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6期

9 吴志霞;姜乾金;钱丽菊;任伟荣;冯锐;;负性自动思维与人格特质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1期

10 耿笑微;万巧琴;刘宇;尚少梅;罗萍;金晓燕;王志稳;范晓君;张岩;周宇彤;;护理学及其相关护理理论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点权;青少年文明心理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郭文斌;治疗不敏感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认知功能与弥散张量成像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道儒;胃癌化疗患者心理护理方法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2 张一帆;从二歧到整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明高;后现代社会治疗理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致蓉;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应对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吴志霞;负性自动思维的因素分析及其在应激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6年

6 张芸;肺癌患者抑郁情绪与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性认知和应对方式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陆畅;认知治疗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8 黄斌;体育锻炼和认知干预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新国;情绪干预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马宁;慢性HBV感染患者负性自动思维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防止青少年抑郁[J];教书育人;2009年24期

2 杨绪翠;;他抑郁他自杀[J];科学养生;2011年03期

3 李芬,韩蓁,王凤琴,崔丽侠,张明慧,金辉;产后抑郁症状与产时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年05期

4 王乘;淮南煤矿工伤截瘫患者的抑郁症状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年05期

5 本刊编辑部;安子;;当心!女性抑郁靠近你[J];女性天地;2006年08期

6 巧丽;罗慧兰;;帮他驱散抑郁愁云[J];中国保健营养;2009年01期

7 陈谦;;对抗抑郁,,明星好榜样[J];祝你幸福(午后);2008年02期

8 焦丽;;抑郁症的认知理论[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93年02期

9 骆宏,马剑虹;大学生抑郁症状、问题解决能力与压力感知的关系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4期

10 张燕;;成人依恋与抑郁的相关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勘;王筱璐;;工作场所中员工抑郁症状的综合评估与诊断[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李亚飞;禹风琴;彭树英;;万拉法新对不同诊断抑郁症状的疗效观察[A];中国大陆妇女危机干预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专家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郭力平;;焦虑、抑郁症状个体的社会认知特点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谢言梅;;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背景因素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汪涛;冯正直;;抑郁症状大学生指向遗忘特点及ERP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健;张大均;;抑郁症状大学生攻击性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高隽;钱铭怡;邓晶;;震后青少年创伤症状与抑郁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刘楚芬;;贫困山区初中生焦虑、抑郁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陈立新;;北京市城市丧偶老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10 秦萍;张勇;;贫困大学生抑郁症状与血浆皮质醇、认知倾向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京徽;我国20%儿童出现抑郁症状 专家说父母影响是主要原因[N];中国妇女报;2004年

2 王冠瑛;抑郁症困扰多少“正常人”[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3 张朝明;浅析抑郁症罪犯心理及矫治[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4 王凤英;摆脱抑郁要对症[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5 文东;帮助被“抑郁”侵袭的孩子[N];天津教育报;2008年

6 陈燕琳;同是抑郁 表现各异[N];健康报;2004年

7 记者 栾翔;智利部分被困矿工:出现精神抑郁症状[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罗照春;母亲患了抑郁症祸及孩子怎么办[N];湖北科技报;2005年

9 记者 郑石隐 实习生 张送萍;抑郁症反思录:一个公务员的非正常死亡[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10 朱文娟;切勿忽视大学生抑郁症状[N];威海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肖晶;大学生抑郁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型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薛云珍;认知偏差与抑郁症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凌宇;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易感性—应激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杨会芹;中国湖南省城乡高中生抑郁易感因素及预测模型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徐华春;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金一波;抑郁个体情绪认知机制及干预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信勇;写作疗伤[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章晨晨;青少年内化性问题及外化性问题危险因素的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艳松;64例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熊莉;童年中期受欺负、抑郁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春莉;合理情绪疗法对提高患者自我概念的随机对照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熊会;重读弗洛伊德抑郁症理论[D];四川大学;2006年

5 王健;抑郁症状大学生攻击性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刘西芳;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家庭环境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7 郭托娅;心理剧治疗对服刑人员抑郁症状影响的现场实验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芦炎;初中生抑郁症状与依恋、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淑芳;抑郁症患者掩饰与防御的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巧;音乐审美欣赏对大学生抑郁症状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59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59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3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