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美国“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录取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7:41

  本文关键词:美国“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录取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常春藤盟校 招生录取制度 招生自主权 综合评价录取


【摘要】:常春藤盟校以培养社会精英为使命,坚持招收全面发展、具备领导潜能的人才;坚持多元化招生,旨在营造有利于精英培养的多元文化的校园环境。常春藤盟校的招生标准综合考虑了学术因素和非学术因素、大规模标准化测验成绩与高中学业成就,并且积极考虑个性特征、课外活动、背景因素等方面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招收到优秀的生源,常春藤盟校组建了专业化的招生团队,坚持采用提前录取政策。“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录取制度既有美国研究型大学招生录取制度的共性,又体现了作为美国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的制度特征。常春藤盟校的精英人才观不断发生变化,过去以社会地位为标准的贵族精英已经让位于以学术水平为基础的学术精英。常春藤盟校的招生录取制度有高校招生自主权的“保驾护航”,并且受到多元智能理论和校园多元文化理论的影响,主要呈现出坚持综合评价的理念、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标准化基础上凸显个性化、追求科学性与公平性的平衡、坚持“因校制宜”的招生策略等六个特征。我国研究型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改革,但绝大部分仍在高考总分下进行,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自主权限不明,选拔标准和评价手段不科学和不公平诸多问题。通过对“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录取制度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1.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基于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公平的考虑,可将统一考试和招生分离,让高校在招生层面最大限度地享有自主权。2.因校制宜地制定多样化的招生标准,高校要将招生标准落实到招生简章,做到公开透明,并制定严格的招生程序。3.采用综合评价录取方式,可将考试成绩之外的其他要素逐步、切实地纳入指标体系。4.不断完善招生监督机制,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进行。
【关键词】:常春藤盟校 招生录取制度 招生自主权 综合评价录取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9.7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20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8-9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
  • 1.1.3 研究目的9
  • 1.2 概念界定9-11
  • 1.2.1 招生录取制度9-10
  • 1.2.2“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10-11
  • 1.3 研究综述11-18
  • 1.3.1 国外研究11-13
  • 1.3.2 国内研究13-18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8-20
  • 1.4.1 研究思路18
  • 1.4.2 研究方法18-20
  • 第2章“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录取制度之概述20-34
  • 2.1“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录取制度的历史沿革20-23
  • 2.1.1 个别甄选制度(1636-1861年)20-21
  • 2.1.2 证书入学制度(1861年后-19世纪末)21-22
  • 2.1.3 综合选拔制度(20世纪以来)22-23
  • 2.2 招生理念与招生方式23-27
  • 2.2.1 招生理念23-25
  • 2.2.2 招生方式25-27
  • 2.3 招生标准27-31
  • 2.3.1 招生标准中的学术因素27-29
  • 2.3.2 招生标准中的非学术因素29-31
  • 2.4 招生委员会与招生程序31-34
  • 2.4.1 招生委员会31-32
  • 2.4.2 招生程序32-34
  • 第3章“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录取制度之特征分析34-42
  • 3.1 坚持综合评价理念34-35
  • 3.2 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35-36
  • 3.3 录取标准灵活多样36-37
  • 3.4 标准化基础上凸显个性化37-39
  • 3.5 追求科学性与公平性的平衡39-40
  • 3.6 坚持“因校制宜”的招生策略40-42
  • 第4章“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录取制度之成因分析42-50
  • 4.1 精英人才观的演变42-44
  • 4.1.1 贵族精英观:以社会地位为标准42-43
  • 4.1.2 学术精英观:以学术水平为基础43-44
  • 4.1.3 贵族精英和学术精英相结合44
  • 4.2 高校自主权的保障44-47
  • 4.2.1 源远流长的自治传统45
  • 4.2.2“达特茅斯案件”与自主权的争夺45-46
  • 4.2.3“常春藤盟校”的自主权46-47
  • 4.3 多元智能理论和校园多元文化理论的影响47-50
  • 4.3.1 多元智能理论47-48
  • 4.3.2 校园多元文化理论48-50
  • 第5章 借鉴50-55
  • 5.1 我国研究型大学招生改革的困境50-51
  • 5.2 对“常春藤盟校”招生制度的借鉴51-55
  • 5.2.1 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51-52
  • 5.2.2 因校制宜制定多样化招生标准52-53
  • 5.2.3 采用综合评价录取方式53
  • 5.2.4 完善招生监督机制53-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61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晓敏;规范高校招生自主权行使的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11期

2 李小娟;孙恒;应朝帅;;高校招生自主权探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宋丽;孟祥丽;;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张维平;;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滥用与规约[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11期

5 田建荣;;论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意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张玲;;高校招生自主权及其司法审查[J];学园;2011年06期

7 覃红霞;;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法律阐释[J];江苏高教;2012年06期

8 贺百云;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建立相应约束和监督机制[J];上海高教研究;1994年01期

9 郭宇宽;“中国国情”下的高校招生自主权[J];中国教师;2004年07期

10 许杰;对高校招生自主权性质的再认识[J];中国教师;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宏波;;关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思考[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2 王峰;;关于加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与维护招生工作公正性关系的探讨[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赵婀娜;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大[N];人民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严鸿珍;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意味着什么[N];新华日报;2001年

3 丁良 本报记者 沈祖芸;上海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院长 邱可;“一档多投”能否破解唯分数困局[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瑞琳;高招四项政策调整请注意[N];扬州日报;2008年

6 朱小龙;自主招生如何赢得信赖和支持[N];光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严鸿珍;关注高校自主招生[N];新华日报;2003年

8 记者 金姝;录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N];吉林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t熈,

本文编号:1050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050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d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