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视角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梦视角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
【摘要】:政治认同作为凝聚政治个体的粘合剂,对于社会稳定与民主政治的发展都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人们如何能够对政治共同体、政治制度等产生认可与赞同。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描绘者与建设者,提升政治认同有助于其成长为更好的政治人,深入分析大学生群体对于基本政治价值与政治程序的认知与态度现状,有助于激发青年民主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国梦的提出给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开拓了新的历史契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才能使他们形成对国家责任的承担,对秩序的珍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基础,从而极大地推进实现中国梦的这一伟大民族目标的进程。中国梦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描绘出美好的愿景与前行的方向,本研究的研究目标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中国梦为研究视角,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来说要努力实现两方面的突破:一方面是能够回应大学生政治认同实践转化的理论诉求,另一方面是能够解答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路径的现实追问。首先,梳理相关理论成果,确定政治认同定义,厘清政治认同内涵的主要方面,分别为:政治共同体认同,政治制度认同,政治绩效认同与政治文化认同。明晰中国梦的政治内涵以及中国梦与大学生政治认同内在逻辑。其次,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进行扫描,分析大学生对于国家、政党、政治制度、政府绩效、政治文化五个方面认同现状,并就大学生政治认知欠缺、政府绩效不公平、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影响三方面进行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因素分析。最后,探索在中国梦视角下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创新途径,提出在中国梦视角下培育大学生理论认同,培育大学生道路认同,培育大学生制度认同。这三方面要件作为生成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生动力,更是大学生参与共圆“中国梦”的政治基础。只有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认同、道路认同和制度认同,才能使大学生政治认同得以强基,能够担当得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担,为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增进共识,凝聚力量。
【关键词】:政治认同 中国梦 大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一、导论11-19
- (一) 研究意义11-12
- 1. 理论意义11
- 2. 现实意义11-12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6
- 1. 国外研究综述:合法性作为根本路径12-14
- 2. 国内研究综述:多元化视角提供借鉴14-16
- (三) 论文思路与方法16-18
- 1. 研究目标及内容16-17
- 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7-18
- (四) 论文创新之处18-19
- 二、中国梦视角下政治认同相关理论19-28
- (一) 中国梦理论概述19-21
- 1. 中国梦的政治内涵19-20
- 2. 中国梦的政治功能—凝聚政治共识20-21
- (二) 政治认同理论概述21-25
- 1. 政治认同内涵及功能21-23
- 2. 政治认同研究现实背景23-25
- (三) 中国梦与大学生政治认同内在联系25-28
- 1. 中国梦对塑造政治认同的作用机理25-26
- 2. 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26-28
- 三、中国梦视角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及原因分析28-45
- (一) 中国梦视角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扫描28-38
- 1. 国家认同:原初性情感认同高于建构认同29-31
- 2. 政党认同:功利性价值观导致多元化趋势31-33
- 3. 政治制度认同:主流积极向上但不确定性增强33-34
- 4. 政府绩效认同:对政府处置公共事件能力评价一般34-36
- 5. 政治文化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认可度较高36-38
- (二)中国梦视角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因素分析38-45
- 1. 政治主体:大学生政治认知欠缺影响政治认同发展38-40
- 2. 政治客体:政府绩效不合理阻碍政治认同构建40-41
- 3. 环境挑战: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带来极大挑战41-45
- 四、中国梦视角下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路径探究45-60
- (一) 中国梦视角下培育大学生理论认同45-49
- 1. 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45-48
- 2. 更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培育路径,以政治实践巩固大学生理论认同48-49
- (二) 中国梦视角下培育大学生道路认同49-55
- 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正确道路方向50-52
- 2. 深化理解中国特色,坚定社会主义道路优越性52-55
- (三) 中国梦视角下培育大学生制度认同55-60
- 1. 拓展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在理性层面形成政治制度认同55-57
- 2. 党与政府方面需加强制度建设,以现代绩效优化政治环境57-60
- 结语60-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忠甫;;论基层的政治认同[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孔德永;;政治认同的逻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薛中国;;政治认同概念解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认同问题研究刍议[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程波辉;;论构建现代政治认同的政治基础[J];铜仁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刘包产;;当前中国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述评[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7 胡岳鹏;倪大伟;;政治认同与利益表达相关性探析[J];前沿;2008年07期
8 李雪彦;;政治认同: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杨华;吴素雄;;政治认同的社会基础:从权力结构均衡考察[J];浙江学刊;2010年06期
10 谢海军;;中国政治认同困境产生的多元路径及其分类治理[J];前沿;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自强;;“创造性政治”视角下农民政治认同的现代性转换[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2 周敏凯;;政治认同建构与和谐社会建设[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3 方旭光;;政治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袁文伟;;扩大公民权利 强化政治认同[A];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历程与经验——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党史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中国;关于“政治认同”的一点认识[N];光明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白乐;学者建议 欧洲公民学习欧盟语言促进政治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齐卫平;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接续”与“重构”[N];学习时报;2012年
4 黄铸;中华民族应该坚持何种政治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3年
5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孔德永;动态理解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陈春燕 戴玉;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新途径[N];吉林日报;2010年
7 王岳川;精神对峙与价值滑动[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李欣宏 刘佳祥 田长春;信息化条件下心理动员面临新挑战[N];中国国防报;2008年
9 记者 姚学文;创新活动载体 力戒形式主义[N];湖南日报;2009年
10 扬州市江都区法院院长 袁江华;核心价值观促进法院科学发展[N];江苏法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3 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张国平;当代政治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元修成;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贝贝;社会转型期中国公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马冰冰;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程波辉;转型期中国政治认同重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璐;利益、制度与价值—政治认同的逻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孟令辉;城乡政治认同比较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志超;网络空间中公民政治认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高雅;政治认同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郎翠艳;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的实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俊伟;当代大中学生政治认同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张晓妍;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分化与政治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71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071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