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个性差异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21:40

  本文关键词:个性差异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个性 个性差异 受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 教育者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接受主体(受教育者),即大学生,由于生物遗传、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个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更加明显,大学生的个性差异也逐渐得到重视,并将其作为开展教学的基础,将培育大学生的良好个性作为目标。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依然被忽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依然倾向于“一刀切、一锅煮”,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不理想。因此,正确把握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以及个性差异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影响,在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的前提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是非常必要的,对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众多学者对个性差异的研究成果和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前提,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为目标,系统探讨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影响及在尊重受教育者个性差异的条件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对策。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在引言这部分,就本文选题的提出、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分析了本文涉及到的一些概念,“个性”“个性差异”“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等,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中一些重新界定。第三部分从个性差异的具体表现入手,即心理特征差异和个性倾向性差异,着重分析了受教育者的这些具体个性差异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影响。第四部分则是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对策,这些对策均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前提:教师需要转变观念,重视大学生的个性;教师要因材施教,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第五部分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了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将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看做影响接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IV与实践意义的。首先,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有利于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其次,以高校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响应了我国教育界“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高职院校将“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方法落实到各个学科,为各大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依据,既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明路,又促进了其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与时俱进、健康发展。
【关键词】:个性 个性差异 受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 教育者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7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0-12
  • (二) 研究现状12-14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4-15
  • (四)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15-17
  • 一、相关概念界定17-27
  • (一) 个性及个性差异的界定17-22
  • 1. 个性的界定17-20
  • 2.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20-21
  • 3. 个性差异的界定21-22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界定22-27
  • 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涵义22-23
  • 2.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涵义与特点23-27
  • 二、个性差异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影响27-35
  • (一) 心理特征差异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影响27-31
  • 1. 能力差异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影响27-28
  • 2. 气质差异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影响28-30
  • 3. 性格差异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影响30-31
  • (二) 个性倾向差异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影响31-35
  • 1. 需要、动机差异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影响31-32
  • 2. 兴趣差异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影响32-34
  • 3. 理想、信念差异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影响34-35
  • 三、个性差异条件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途径35-52
  • (一)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35-36
  • (二)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36-41
  • 1. 肯定学生的个性优势,调动其主动性37-38
  • 2. 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接受动机38-40
  • 3. 坚持对话教育,与学生建立互信关系40-41
  • (三) 注重因材施教41-49
  • 1. 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和阶段性42-43
  • 2. 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43-45
  • 3. 创新教育方法45-47
  • 4. 科学运用心理效应47-49
  • (四)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49-52
  • 1. 评价方式因人而定49-50
  • 2. 评价结果的语言的组织与表达因人而定50-52
  • 结论52-54
  • 参考文献54-56
  • 附录56-58
  • 后记58-6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菊霞;以人为本——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法宝[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冯文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3 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褚凤英;活动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95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095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a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