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巩固和提升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08:18

  本文关键词:巩固和提升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中国 大学生 全球化 社会转型 国家认同


【摘要】: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爱国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只有具有国家认同,确认了自己的国民身份,了解了自己与国家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将自己归属于国家,才会关心国家利益,才能对国家的发展自觉地担负起责任。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受来自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复杂影响,不少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出现了弱化的趋势。因此,研究如何巩固和提升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在相关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巩固和提升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有效途径。旨在使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巩固和提升更富有针对性和时代感,使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巩固和提升引起国家、高校和社会各界足够的重视,使大学生增强巩固和提升自身国家认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最终起到巩固和提升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作用。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与之相关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国家认同概论。对认同、国家、国家认同的含义进行界定,分析了国家认同的本质,总结了国家认同的功能。第三部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为探讨巩固和提升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途径提供依据。第四部分,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探讨了巩固和提升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当代中国 大学生 全球化 社会转型 国家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6
  • 1.1 选题背景8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8-9
  • 1.2.1 选题目的8
  • 1.2.2 选题意义8-9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9-15
  • 1.3.1 国外与选题相关的研究9-10
  • 1.3.2 国内与选题相关的研究10-15
  • 1.4 写作思路和创新之处15-16
  • 1.4.1 写作思路15
  • 1.4.2 创新之处15-16
  • 第二章 国家认同概论16-25
  • 2.1 国家认同的含义16-19
  • 2.1.1 认同的含义16-17
  • 2.1.2 国家的含义17-18
  • 2.1.3 国家认同的含义18-19
  • 2.2 国家认同的本质19-21
  • 2.3 国家认同的主要功能21-24
  • 2.3.1 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21-22
  • 2.3.2 有助于激发爱国热情、提升国家凝聚力22
  • 2.3.3 有助于推进社会转型、加快实现现代化22-23
  • 2.3.4 有助于健全国民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3-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25-32
  • 3.1 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25-28
  • 3.1.1 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主流25-26
  • 3.1.2 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的问题26-28
  • 3.2 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28-31
  • 3.2.1 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28-29
  • 3.2.2 社会转型的艰巨性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29-30
  • 3.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30
  • 3.2.4 国家认知水平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30-31
  • 3.3 本章小结31-32
  • 第四章 巩固和提升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有效途径32-43
  • 4.1 经济发展是巩固和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物质基础32-34
  • 4.1.1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基础32-33
  • 4.1.2 全面深化改革是重要途径33
  • 4.1.3 解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问题是根本33-34
  • 4.2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巩固和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制度保障34-37
  • 4.2.1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方向34-35
  • 4.2.2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重要途径35-36
  • 4.2.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36-37
  • 4.3 文化建设是巩固和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力量源泉37-39
  • 4.3.1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力量之源37-38
  • 4.3.2 吸纳和融合外来进步文化是自信之显38
  • 4.3.3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首位38-39
  • 4.4 加强国家认同教育是巩固和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关键环节39-42
  • 4.4.1 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39-40
  • 4.4.2 加强社会教育的推动作用40-41
  • 4.4.3 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41-42
  • 4.5 本章小结42-43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43-44
  • 参考文献44-47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47-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秀红;张斌;;试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对边疆稳定的意义——以新疆为例[J];民族论坛;2011年22期

2 寇新华;王帆;帕尔哈提;;提升新疆各民族国家认同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1期

3 张建军;李乐;;论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J];前沿;2013年07期

4 刘洁;;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读《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J];中国投资;2013年06期

5 门洪华;;两个大局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认同变迁(1982—2012)[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6 陈峗;;天下观视野中的民族-国家认同[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06期

7 石维有;;华裔国家认同与泰国1932年立宪革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杭聪;;国家认同、国家制度建设和国民经济福利——兼与陈晓律教授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0年04期

9 王海峰;;塑造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使命[J];求索;2010年08期

10 吴钦敏;;少数民族的公民意识与国家认同[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践;;宗教的类型对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8集)[C];2014年

2 饶印莎;;大学生国家认同对其与奥运卷入的影响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应小萍;陈午晴;王兵;王俊秀;杨宜音;;国家认同和体育观念关系初探[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雷琳;;公民意识与国家认同:西北边疆执政安全理念构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南长森;;西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市场化运作与国家认同研究[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6 刘新利;;试论电视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7 李宜强;;对区域一体化文化认同的研究:以法国与欧盟为例[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8 韦磐石;赵燕;张翔;;苗族、布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及其影响因素[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刘永松;Michael H.S.Lam;Beeto W.C.Leung;;国家认同与北京奥运会:大陆,台湾和香港三地学生的回应(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10 张东宁;;国际视角下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与中国社会发展[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高山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认同的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刘力达;法国:国家认同大讨论解决了什么问题[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冯绍雷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难以抉择:多重因素影响下的俄罗斯国家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李禹阶 向中银;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中的国家认同观念[N];光明日报;2011年

5 刘力达;法国移民与国家认同部“立与废”的纠结[N];中国民族报;2011年

6 韩震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王立新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的国家认同及面临的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韩震;中国梦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N];北京日报;2013年

9 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王超品 杨荣华;中国梦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N];云南日报;2014年

10 于福坚;一杯鸡尾酒:美国民族与国家认同的构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颖;文化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刘向东;文化多元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建构[D];吉林大学;2015年

3 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宁飞;民国时期河北回民的国家认同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梅永杰;公民身份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认同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3 关晓琼;国家认同视域下边境教育安全现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孔锦秀;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互动中的边疆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关f ;一个彝族土司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汶一凡;建国初期(1949-1957)《人民日报》少数民族报道对国家认同的建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梁璐;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8 黄康;香港媒体的“国家认同”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9 王竹溪;甘南藏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10 罗秀华;巩固和提升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02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102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f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