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8 18:20

  本文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实践 制约因素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发布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造能力的拔尖人才。而麦肯锡2005年调查报告《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中分明指出,中国在2005年共有310万名大学毕业生,是美国的2倍多,但只有不到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中国的大学教育只注重理论教育、书本教育,无法提供实用的和团队工作的技巧,因此,大多毕业生缺少实际应用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中国每年有60万名新工程师涌现,比美国多出9倍,但仅仅有1.6万拥有在跨国公司工作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能力。这充分说明了我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更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那么,制约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何在?为寻找制约因素,本文选取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试验计划”与哈佛大学“荣誉学生计划”进行人才培养比较,同时又通过探寻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规律,为分析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提供客观依据。本文主体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介绍了本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并从研究成果统计、内涵研究、模式研究、制约因素研究等方面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二章主要研究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试验计划”为例,选取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和南京大学的拔尖预备班进行人才培养作比较研究,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理念、生源选拔、专业设置、课程建构、教学制度、评价机制、师资队伍、学术氛围等八个方面。第三章主要以哈佛大学“荣誉学生计划”为例,研究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内容包括自由式办学理念、多元化生源遴选、“以生为本”的培养制度、博而专的课程结构、全方位评价体系、刚柔并济的教师管理以及得天独厚的人才群。第四章主要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培养因素两个方面对中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点进行比较研究,选取培养环境、培养理念、生源遴选、课程设置、制度建设、评价体系、师资管理等方面作比较分析,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高校与哈佛大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差异之处,由此梳理出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主要研究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轨迹,从交叉学科、师徒关系、最佳年龄、非智力因素方面作了较详细的统计分析,获得了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第六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从宏观层面——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中观层面——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弊端;微观层面——教师与学生自身分析,找出制约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的根源。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邹晓东;李铭霞;陆国栋;刘继荣;;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之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2 杜玉波;;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09期

3 阎光才;;从成长规律看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1期

4 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11期

5 卢铁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10期

6 杨德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克服体制性和制度性障碍[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12期



本文编号:1200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200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8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