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应用型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要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0 15:04

  本文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要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卓越工程师 培养模式 要素


【摘要】:应用型高等院校要想成功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并完成既定目标,就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就是其构成要素.构成要素应从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实际特点出发,围绕基础要素、核心要素、保证要素三个层面,构建出最适合其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素体系,并合理规划出各要素的主要内容.
【作者单位】: 合肥学院管理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卓越工程师的能力结构及培养模式研究”(10YJA880057)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工程创新型人才的能力结构域培养模式研究”(AHSK09-10D146)基金资助
【分类号】:G642
【正文快照】: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旨在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创建出最具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智泉;;2008应用性本科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余寿文;工程教育与现代工程师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3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华;;论工科大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J];才智;2010年29期

2 吴文辉;;论卓越工程师的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3 吴文辉;;论工程科技人才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培养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4 徐小兵;冯进;周思柱;;机械专业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初探——以长江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5 李定清;;需求导向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6 李定清;;关于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陈国铁;;“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0期

8 黄绍平;林友杰;唐勇奇;谢卫才;;电气工程师的知识能力要求[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1年04期

9 张亮峰;傅彩明;彭浩舸;谢琪;高为国;;基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娟;杨武军;;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专业师资团队建设[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秦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师资制度建设的探讨[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Zang Chuanwei;Guo Weijia;Fan Kegong;Qin Zhongcheng;;Establishment and Practice of Higher Educating System of Outstanding Mining Engineer[A];2013教育技术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Liu Yang;Zhigang Hu;Shenbin Ren;Lin Jiang;Meiguang Zheng;;GQIM-based Model for Optimizing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of PETOE[A];2013教育技术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姜彦南;;面向“卓越计划”的电磁场与微波课程体系的教学研究[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程安林;;产学研合作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效果评价问题探讨[A];2013年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年会暨第六届会计学院院长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陈俊旗;刘起霞;崔伟华;;基于实例训练的材料力学教学[A];第十五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邱秧琼;基于知识体的资历框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陈国松;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任娟娟;工程师群体的地位获得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4 NGUYEN MINH QUAN(阮明军);中越卓越工程师教育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5 马世洪;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评价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洋;工科高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覃凌云;欧美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及认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周庚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鉴定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于淼;美国与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博;工科教师的工程素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谷韶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目标的认知[D];中南大学;2012年

7 王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蔡信海;我国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李荷君;高校卓越工程师的伦理教育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10 周淦峰;博耶学术思想视域下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应洛,王宏波;工程科学与工程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玲;;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0年11期

2 郑永进;;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单青;沈文嘉;;浅谈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张泽一;王树兰;;构建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2年Z1期

5 范君晖;;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学习动力激励机制[J];高教论坛;2012年09期

6 范文超;;应用型高校物理实验出现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办法[J];现代交际;2013年07期

7 李蓉晖;张玉凤;;大学生创业指导课在应用型高校中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年24期

8 朱云仙,郑世良;对技术应用型高校学科建设的认识与构想[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赵金昭;张少文;吴相锋;;应用型高校核心能力建设“三元互动”理论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10 杨锐;;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晓东;赵锴;;应用型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探讨[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孟菊娅;;应用型高校学报若干问题的思考与研究[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俞路石;安徽29所应用型高校“结盟”[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记者 陈程;建一流特色应用型高校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N];哈尔滨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叶辉;应用型高校的生命线[N];光明日报;2003年

4 熊焱生 钱月航;常工院要建成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高校[N];常州日报;2008年

5 夏俊邋陆一波;三区联动培养创新技能人才[N];解放日报;2008年

6 记者 俞路石;安徽应用型高校试行三学期[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德州学院党委书记 任运河;应用型高校融入地方下好“三步棋”[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李顺利;建设技术应用型高校[N];中国纺织报;2006年

9 安徽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汪元宏;应用型高校的创新之路[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大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07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207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f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