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文化迁徙”背景下中国留学社交媒体使用的“两栖”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9 21:18

  本文关键词:“文化迁徙”背景下中国留学社交媒体使用的“两栖”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留学生 社交媒体 文化迁徙 两栖 使用与满足


【摘要】:在全球化和科技化的背景下,“中国留学生”和“社交媒体”已然成为两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与此同时,这两个研究领域在学界的研究热度也日渐上升,本研究将两个热门话题结合在一起,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结合“互动仪式链”理论、“文化休克”理论等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相关理论,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比较研究等方法试图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对“‘文化迁徙’背景下中国留学生群体社交媒体‘两栖’式使用特征”这一课题进行深入而独特地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着力点集中在两个维度:一是从宏观视角呈现“文化迁徙”背景影响下的中国海外留学生群体因其经历和所处环境的关系在社交媒体使用方面所呈现出的独特性,二是从微观视角具体阐述中国留学生群体在社交媒体使用时呈现出的“两栖”性及其具体表现和使用行为的差异,同时探索其背后的情感动因、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差异。研究发现,由于社交媒体使用的便利性和跨时空性,再加上中国留学生群体天然具备的热衷于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应用青年群体特征,使得社交媒体在中国留学生的媒介生活和整个留学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几乎承担了其生活中主要的的接收和发布信息以及进行人际交往的媒介功能,并且成为其“文化迁徙”过程中,消解“文化眩晕”的重要工具之一:此外,中国留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呈现出兼顾国内国外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多种社交媒体,且不断在两类社交媒体之间切换的“两栖式”特征,并且基于不同的使用需求在不同国别的社交媒体上的使用行为和使用心态亦表现出差异性,并得到相应的满足,究其原因,既有基于建立和维系社交关系的情感动因,也有意识形态、文化心理和个人价值观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最后,本研究还指出了当前中国留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特征对其人际交往、现实社交能力、自我形象构建等方面产生的消极影响,同时也对这些“消极影响”进行了辩证思考,并以此为契机探索并总结了中国留学生作为经历“文化迁徙”的主体之一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对于跨文化传播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文化成长和个人成长的相互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8.9;G20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丙帅;;《卧虎藏龙》中的武术之美与武侠文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许娟;;“约”与“罚”中的羞辱信效度探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01期

3 赵利生;陈芳芳;;多民族“万人扯绳”与内生性民族关系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4 晏青;;仪式化生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面向与表征模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安文霞;;“阳光中途之家”制度研究[J];研究生法学;2014年01期

6 莫继严;;远程互动时代的电视传播转型路径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年08期

7 肖荣春;;仪式传播研究:概念、现状与问题[J];今传媒;2014年09期

8 任超;朱启臻;;农村社区“孝”文化传承路径探讨——基于黑龙江省N市T村孝文化传承调查[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9 陈静茜;;夸示与操纵:基于LBS的城市文化符码与生活方式建构——以上海人民广场微博客使用为例[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10 李儒俊;陈凌;;新媒体语境下广告仪式过程影响研究[J];东岳论丛;2014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超;学科研究视域中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整合与范式转换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2 李霞;微博仪式互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3 孔翠芳;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4 唐开福;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田野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花家涛;民族民间体育的空间生产[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6 刘研;电子游戏的情感传播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余科豪;干部价值领导力提升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8 方师师;中国社会网络中的动态媒介过程:关系、结构与意义[D];复旦大学;2013年

9 陈静茜;表演的狂欢:网络社会的个体自我呈现与交往行为[D];复旦大学;2013年

10 徐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记龙;因工致残农民工维权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林;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及效果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张丽丽;校园仪式开展的实效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4 袁宝明;多民族地区集体行动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5 韩璐;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移动社交媒体互动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6 阎小龙;新时期都市青年爱情信物审美嬗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7 王杰;仪式在社会工作中运用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反思[D];苏州大学;2014年

8 王海潮;与受众共舞[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吴斯;网络同人传播中的权力生成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10 邓予;我国示众文化:从仪式展演到信息惩罚[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71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271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1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