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化认同冲突与消解
本文关键词: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化认同冲突与消解 出处:《宜春学院学报》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化认同是在多元文化图景的碰撞、整合、流变和发展过程中,对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价值判断和基本价值认同。网络文化与传统地域中心文化、级序文化、"和合"文化、内向型文化、思辨型文化和母语文化等具有明显冲突性。当代大学生受网络文化影响最大,其文化冲突较为明显,需要在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基础上,创新方法,有效消解其文化冲突。
[Abstract]:Cultural identity is the cultural value judgment and basic value identification of the national community in the process of collision , integration , rhe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ulti - cultural map . The network culture has obvious conflict with the traditional regional center culture , the order culture , the " harmony " culture , the inward culture , the thinking culture and the mother tongue culture .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项目编号:12YJA71006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这种共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并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1](P4)它是人们在多元文化图景的碰撞、整合、流变和发展过程中,对个体或族群的存在自觉或文化自觉的激发,其目的在于寻找自我或群体的同一性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咸友;走进知识管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朱寿兴;;网络文学的公共空间建构与文学网站的使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程东辉;英特网英语教学资源概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丛晓倩;;浅谈对中国先进文化得以发展原因的哲学思考及中国文化发展现状的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常松;略论高校学生网络生活的素质关怀[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宋芳;;试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新型学习能力[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张玮;;基于网络效应理论的生物基因制药产业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12期
8 刘明达;信息网络化进程中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高岭;;汉语言文学专业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兼谈对美国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资源运用的借鉴[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张义兵;解构与整合:网络发展对制度化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国柱;;论移动数字时代广东社会管理的挑战与契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网络文化影响下的现实社会——博客文化初探[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何松炎;宋小玉;;论企业品牌战略营销[A];企业管理创新探索与实践——2010年河南省企业管理创新论文集[C];2010年
4 陈蔚松;;基于数字信息特征的汉字点画分析[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峥;周春月;;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实验室[A];第十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吴标兵;;物联网概念的多视角分析[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周琼;王哲平;;网络问政初探[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8 刘辉;季海峰;王四新;王晶;张董燕;单达聪;王雅民;;物联网技术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信息技术分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魏宏森;刘长洪;;信息高速公路的社会影响与软科学研究[A];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徐平;冯伟国;;针灸学网络超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制作[A];计算机与教育——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琼;中国网络新闻可信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桑丽;网络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王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虞昕;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场域的主要特征[D];上海大学;2011年
7 张艳娟;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博弈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8 娄芸鹤;文化政策视野下的“民族元素再创造”及其相关性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9 盛义龙;未识别民族法律地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綦玉帅;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发展规律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曹良韬;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韩晓明;我国司法活动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罗丹;“人肉搜索”的伦理学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典璋;网络背景下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永红;企业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8 周立春;虚拟世界的意见集合[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雁平;网络文化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正面影响及其实践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杜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浩;;趋向整合: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复杂性[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6期
2 霍蓉光;胡军来;程哨杰;;引导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32期
3 王娟;;论如何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系统创新大学生文化体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2期
4 陈炜;;高校辅导员视角下大学生文化素养问题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5 朱伟;;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年17期
6 房芳;;论大学生文化消费及其教育引导[J];江苏商论;2012年09期
7 向娟;;大学生文化志愿者服务现状研究——基于东华大学“时尚东华”文化志愿服务的实践与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3年04期
8 李文瑞;;大学生文化认同研究综述[J];安康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9 李瑞清;胡建强;罗春科;;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引领大学生文化自觉培育研究[J];党史文苑;2013年16期
10 胡振华;翟青;;当代大学生文化论纲[J];中国青年研究;199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高彩云;;社会视域下的大学生文化心理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2 武晓霞;;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和强化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马春花;焦锋;;上海市穆斯林大学生文化适应的调查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艳辉;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文化阅读[N];光明日报;2005年
2 记者 梁健;龙南大学生文化站长有位有为[N];江西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毛莉;夏日里的收获[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记者 南婷;大学生文化创意:奇思不难转化难[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本报记者 雷柯 姚晓丹;谁为大学生文化生活引路?[N];光明日报;2012年
6 特约记者 龙烨;《美丽金州》动画获2010贵州大学生文化月一等奖[N];黔西南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姜旭;“非遗”给地坛书市锦上添花[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8 侯庆祥邋乔桂红;关于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的思考[N];河北日报;2008年
9 记者 云晓;500余名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获就业安置[N];大连日报;2009年
10 江东洲;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望平;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2 曹乃甲;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特点与教育建议[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樊腊梅;大学生文化自觉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蒋洲;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5 伊宁;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在结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6 盛丽萍;对两位大学生文化身份的叙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韩辉;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石玉威;中国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冯博;试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子;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58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358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