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跨学科研究评价的原则与指标构建

发布时间:2018-02-20 01:28

  本文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性 协同创新 研究评价 科研成果 研究人员 评价指标 研究平台 体制机制 高校组织 出处:《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随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逐步推进,跨学科(学科交叉)研究作为多方联合承担重大项目、以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科研组织方式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在各方支持跨学科研究的力度加大的情况下,我们亟需思考跨学科研究的评价体制机制,创造良好的氛围去激励高校组织好跨学科的科研工作,引导研究人员投身其中,创造更多的、更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全面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Promotion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2011 Program"), interdisciplinary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s a multi-party joint undertaking of major proje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wa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ation with breakthrough results. With the increasing support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from all sides, we urgently need to think about the evaluation system mechanism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o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to encourag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organiz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work, guide researchers to participate in it, create more and more influential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and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高教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703007)资助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凡丰;沈兰芳;;美国州立大学科研组织模式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田华;王沛民;;“知识中枢”:大学创业转型的新功能——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2 蔡珍红;冉戎;;高校基层科研组织成员科研合作条件及其稳定性研究——基于协同竞争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2期

3 郑春;;新型科研活动模式及组织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艾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余承海;美国州立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会良;大学技术转移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周来新;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兰兰;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靖;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管理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许建虹;大学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4 陈倩倩;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寿朋;大学研究组织变迁研究——学科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小平;法国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发展战略[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年03期

2 李永宪;刘波;肖宇;;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初探[J];体育学刊;2010年08期

3 王立民;;系统论、比较文学和文学——浅析比较文学的跨学科性[J];新世纪论丛;2006年02期

4 朱旭东;;论比较教育研究的跨学科性——比较教育亚学科群建构[J];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5 赵建群;当代史学与跨学科研究[J];江海学刊;1998年06期

6 王建梁;岳书杰;;跨学科理念之下墨尔本模式课程改革的影响及启示[J];江苏高教;2010年02期

7 静冰;;交叉学科重铸大学学术水平[J];世界教育信息;1995年02期

8 王义道,羌笛,卢晓东;关于开展和加强跨学科研究和教学[J];高等理科教育;1995年03期

9 申浩;重视跨学科研究,拓展研究新领域——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成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张异宾;;关于文科人才培养与跨学科研究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霖;林云;黎海涛;;护理学在跨学科研究中的状况与展望[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宋宝丰;邱丽萍;;关于包装的跨学科研究[A];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包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赵文平;吴敏;王安民;;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障碍与对策研究[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韵江;;管理学合法性的反思:基于跨学科研究的视角[A];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高宇;;当代跨学科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徐文堪;;古代世界的文化联系和交流——三本中英文论著读后[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7 臧海群;张国良;;受众研究跨学科的性质与方法——兼论建立跨学科研究的受众学[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王家民;王芳媛;孙浩章;王丰;马建华;;以多学科为基础的包装工程教育及人才培养问题思考[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9 邱天河;;间接询问模化构建的心理过程——一项基于复式理论的跨学科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李燕勇;严正波;董川;;针对电网重点课题展开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探讨[A];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梦薇;跨学科研究:体制外的“舞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黄华新 王华平;论跨学科研究[N];光明日报;2010年

3 顾海良;推进跨学科研究 破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N];光明日报;2010年

4 黄华新;跨学科研究中的问题意识[N];光明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褚国飞;鼓励多元化国际化注重跨学科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记者 刘晓军 韩义雷;科技新星计划今年起开展跨学科研究[N];科技日报;2011年

7 CAXA、韩道阳;CAD的协同创新设计[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8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邹寿彬;探索促进跨学科研究的体制与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江小平;重视跨学科研究[N];河南日报;2004年

10 佘可楚 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以制度创新推进跨学科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少保;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变迁与运行治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魏巍;“跨学科研究”评价方法与资助对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程妍;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7 金海;蒙古神话的文化解读[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柳洲;高校跨学科科研组织成长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刘建刚;语用选择与等效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林莉;基于知识活动系统理论的大学-企业知识联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珍珍;跨学科研究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2 曾巍;教育技术学身份危机及其消解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李丽刚;中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4 杨琪;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程静;高等教育中的跨学科研究及其对跨学科高等教育研究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林萍;哲学的唯美[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贾川;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陈媚;北京地区跨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D];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

9 陈文博;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绩效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阙攀;大学学术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18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518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a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