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本文选题:高等教育 切入点:大众化 出处:《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是:市场启动、计划调节与立法保障紧密结合的决策机制;大众与精英、公平与效率、学术与实用同时兼顾的发展目标;政府推动、社会联动、高校自动三者并重的发展途径;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适时推进的发展方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则是:在决策机制上主要是自上而下,市场力量十分薄弱;在发展目标上相对侧重大众、效率和学术目标;在发展途径上主要以政府推动为主;在发展方式上主要以外延式发展为主。完善我国发展模式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完善决策机制,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选择适当的发展途径和采取灵活的发展方式。
[Abstract]:The popular development mod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of market start-up, planning regulation and legislative 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goal of public and elite,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academic and practical, government promotion, social linkage, and so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equal attention to the three aspects automatically;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extension expansion and intension development should be promoted in good time. The mode of mass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s: the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is mainly top-down and the market force is very weak; In terms of development objectives, we should focus relatively on the public, efficiency and academic goals; on the way of development, mainly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government; on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mainly on the extension of the development; on perfecting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our country, we must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nd perfect the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Formulat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goals, choose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approaches and adopt flexible development method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研究”(FFB090566)
【分类号】:G6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董泽芳;张国强;;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和谐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纪宝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3 陈叶玲;肖昊;;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转型目标、阻力和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9期
4 邹晓宏;社区学院——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选择[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张继平;董泽芳;;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的多向度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刘在洲;徐红;;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模式及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2期
7 杨晓波;美国联邦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8 高嵩;;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与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的形成[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玉涵;金光明;董杰;孙玉军;赵岩;;加强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安徽科技学院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7期
2 杜东东;;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应对[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年12期
3 朱迎春;王大鹏;张海英;;基于生态平衡原理的高等教育和谐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高嵩;;美国人力政策体系的形成与高等教育的发展[J];长白学刊;2007年01期
5 刘利;;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形成原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6 孟卫东;黄波;;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高校资源优化配置机制设计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张晓舸;;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诉求[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苗爱红;;会计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24期
9 胡赛凤;;日本私学的发展特点及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启示[J];成人高教学刊;2008年04期
10 易兰华;;中部地区高职教育的现状、困境与发展对策[J];成人教育;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文利;刘强;;中国高等教育财政六十年概览:历史演变、现状和未来[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李厚;;关于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方向的思考[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高耀;刘志民;;21世纪初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变化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谷丽;丁X;阎慰椿;安书乐;;基于科学计量学的中美大学校长学术及管理绩效比较研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彦西;欠发达省区高等教育资源整合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燕玉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华忠;行政化与自主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江志斌;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圣祺;治理理论视域下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何亦名;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贺尊;教育信号的经济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罗晓华;高等教育财政投资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宗熹;大众化阶段我国普通高校校区扩建筹资方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旭枚;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及中国应对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刘莉;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高校公民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文婷;金融危机背景中我国弱势高校问题的化解途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张晓涵;弱势高校的判定及成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杨洁;扩招以来湖北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黄璐;我国大学文科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伟;新时期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朱瑞刚;美国私立学校发展的外部条件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郭莉;美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锦忠;;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布的区域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敬然;;治理理论视野下我国政府与高校关系的重构[J];长白学刊;2008年06期
3 项贤明,葛岳静,李艳玲;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结构的变迁——美国的经验与我国的发展趋势[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5 屈书杰;美国社区学院的国际化举措[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6 董泽芳;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高等教育合理分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董泽芳,李晓波;试析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中的结构失衡问题[J];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8 陈仕伟;;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地区分布的实证分析——以近十年(2001—2009年)增选院士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6期
9 庄越 ,叶一军;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12期
10 ;22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京沪鄂位居前三[J];领导决策信息;2008年1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珊珊;;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生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 康全礼;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年01期
3 康全礼;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2期
4 项贤明,葛岳静,李艳玲;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结构的变迁——美国的经验与我国的发展趋势[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宋红娟;朱凌洁;;中英两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Z2期
6 宋红娟;;中英高等教育大众化比较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12期
7 项贤明,葛岳静,李艳玲;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结构的变迁——美国的经验与我国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8 张建林;廖文武;樊智强;包晓明;;大众化时期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校培养之道[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9 张玉琴;孙穗平;安艳芬;;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胡四能;;大众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与财政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勇;;黑龙江省民办高等学校发展模式研究[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智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四大误区[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3 李红梅;;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海南[A];“反腐倡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洪;;面向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赵树凯;龚彦忠;;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质量观[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红梅;;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海南[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7 张炜;;从成本分担走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财政:1996-2004[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郭芬云;;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高等教育现代化历史经验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严虎;;浅析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招生考试改革[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10 曹海涛;敖海华;;西部地区高师社会化的一点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效仁;大学生就业须大众化[N];中国改革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王鸣琦;大学生就业开始走向“大众化”[N];陕西日报;2003年
3 新华社记者 华卫列 光明日报记者 朱庆;江苏高教走向大众化[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4 刘效仁;大学生就业大众化是必然趋势[N];中国审计报;2004年
5 林莉 谭南周;国际化和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苏琳;关注高教“大众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N];经济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赵正元;首都高教:昂首迈向大众化[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大众化是未来高等教育基本发展模式[N];光明日报;2000年
9 金柯;上海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N];解放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陈以仁;从精英化到大众化 大学生就业观求变[N];中国改革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2 刘六生;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朱艳;制度视角下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宋旭峰;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亲国;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赵庆年;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练晓荣;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协同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萍;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郑利霞;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及其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卉;大众化与精英性[D];吉林大学;2005年
2 王涛;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的责任与结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秦辉;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4 陈湘涛;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白冬;美国全日制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的形成:1945—1970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曹勇;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7 戚文静;美国赠地学院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的启示[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徐霞;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高校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田志宏;基于风险投资理论的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梁水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74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574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