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社交网络行为与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4 16:52

  本文选题:社交网络(SNS) 切入点:学习投入 出处:《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社交网络作为Web2.0时代大学生网络活动的主要载体对大学生学习学业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国外不少学者和机构对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与其学习成绩、学习投入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然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却较为少见。学生学习投入是大学生学业与发展研究领域的关键概念。鉴于此,在借鉴国外同类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索我国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和其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对我国大学生学习投入的优化及网络行为的引导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研究选取校园社交网络的代表人人网为例,抽样得到了242名在校本科生的数据,定量分析了大学生人人网使用时间、频率、行为活动和其学习投入的关系。大学生学习投入从三方而来进行考量:一个基于NSSE的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大学生课程准备时间、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时间。其中学习投入量表是在国外Junco等人关于社交网络和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研究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在翻译及文化适应时参考了NSSE-China项目的相关研究。 研究结果如下:信度效度分析显示研究所用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信度及结构效度良好。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人人网使用时间、频率是学习投入量表分数及课外实践活动时间的正向预测变量,而和他们的课程准备时间并无显著性关系。相比使用时间及频率,大学生人人网中的行为活动更重要。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大学生人人网行为活动中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的变量有“与老师或辅导员互动”、“关注班级、院校公告”等,负向预测变量有“上传照片”、“查看好友是否在线”等。通常那些交流性的行为是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正向预测变量,而非交流性的行为则通常是负向预测变量。根据描述性统计结果,抽样的我国大学生人人网使用时间和频率均低于国外大学生Facebook的使用时间和频率,在行为活动上有具有倾向观察别人的特点。总体而言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时间和行为方式较为合理,社交网站并未占用学生课外学习时间,而是替代了学生的其他休闲活动。在社交网络中投入更多的大学生在现实中学习交流、人际互动和课外实践方面的参与也更积极。
[Abstract]:As the main carrier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activities in the era of Web2.0, social network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 recent years, many foreign scholars and institutions have used social networks and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s to college stud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input and so on has been studied and discussed, but the related studies in China are relatively rare. Student learning investment is a key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academic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similar research abroa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network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learning investment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It has a very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vestment and the guidance of network behavior. In this study, we selected Renren, the representative of campus social network, as an example, and got 242 undergraduates' data from the sample,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usage time and frequency of Renr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havior activities and their learning investment.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put is considered from three aspects: a scale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put based on NSSE, the time of course prepar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study input scale wa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n social network and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put by Junco et al. The study on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adaptation wa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NSSE-China project.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eliability and structural validity of the scale were good. The frequency is the positive predictor of the scores of the scale and the time of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activities, but ha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preparation time. The results of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variables that had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put were "interacting with teachers or counselors"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class". College announcements, negative predictive variables such as "upload photos", "check if friends are online," and so on. Usually those communicative behaviors are positive predi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pu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he time and frequency of human network use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Facebook. Generally speak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network use time and behavior is more reasonable, social network does not occupy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study time. Instead of other leisure activities of students, more college students spend more on social networks to study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are also more active.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06;G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玉君;兰伟;;基于校园网构建校园虚拟社区的探索[J];石油教育;2007年05期

2 岳平;;新闻阅评[J];新闻与写作;2006年03期

3 胡苏;;高校图书馆应实现对大学生的转型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6期

4 李志凯;;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及策略[J];成才之路;2008年10期

5 朱艳兰;;论三代移动学习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02期

6 张聪;张红琳;;浅析电子阅览室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J];内江科技;2010年06期

7 李凡;殷旭彪;;移动学习在大学生学习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11期

8 武文丽;;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黄英惠;;当代大学生用户导读的模式[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年04期

10 李艳明;李巨伟;;浅谈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阮慧;;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探讨[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蒋新强;陈伯仲;;大学生学习心理、行为调查及对策研究[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3 戴慧莉;;大学生学习心理困扰与调适[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楼连娣;庞维国;;大学生学习拖延的扎根理论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崔冠宇;赵俊峰;;大学生学习时间管理策略的应用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李艳梅;王娟;石文典;;大学生学习型实践社区发展与组织承诺[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魏萍;杨爽;于海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达庆利;何建敏;;区域水环境经济系统多目标递阶规划的产出预测变量法[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9 陈先;苏琦;张旭东;;粤西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田澜;邓琪;;大学生学习压力感问卷的初步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朗明;浦江有一个大学生模拟就业基地[N];金华日报;2008年

2 郭耀红 曹莹;华北电力大学:涌现大学生学习十六大热潮[N];科技日报;2002年

3 王旭东;让感恩成为学习的新动力[N];工人日报;2007年

4 记者 柯进;限制校外租房治标难治本[N];长江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苑 徐莹波;大学生盲目考证热的背后[N];桂林日报;2006年

6 李海秀;全国大学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座谈会举行[N];光明日报;2007年

7 徐勇;全面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N];新华日报;2006年

8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罗照春;大学生“心病”何来又何去[N];大众科技报;2007年

9 谢卫东邋陈晓春;探访全国首家大学生学习支持中心[N];新华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宋建峰;木垒县选聘60名大学生任“村官”[N];昌吉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光辉;高维的强相关数据的模型选择[D];中南大学;2011年

2 井彦林;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黄土湿陷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3 张静思;高维特征筛选和时间序列下的模型选择[D];山东大学;2013年

4 刘伟;基于贝叶斯方法的有限混合模型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曹佃省;理论导向的青少年健康锻炼行为干预促进[D];中南大学;2010年

6 张鹏;体外冲击波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预测:人工神经网络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比较[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7 孙静;若干非参数和半参数模型的稳健估计和特征筛选[D];山东大学;2013年

8 王文惠;统计建模分析高通量生物数据及其应用[D];山东大学;2009年

9 张彦超;社交网络服务中信息传播模式与舆论演进过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王慧贤;社交网络媒体平台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韵;社交网络行为与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2 马印普;大学生学习自由权利保障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陈燕;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牛丽凤;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翠平;“考证热”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刘元英;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及创新素质培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董海燕;大学生学习策略研究:学习生态的视角[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郑霞;大学生攀比现象透视与引导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魏婷;大学生学习倦怠初探[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周军铁;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59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659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2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