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基于熵权TOPSIS的地区高校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6 05:32

  本文选题:熵权 切入点:TOPSIS 出处:《情报杂志》2013年11期


【摘要】:科技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科技竞争力评价是提高科技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选取反映高校竞争力资源和竞争力过程的评价指标,通用熵权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利用加权TOPSIS方法测度和综合评价各省市高校科技竞争力,并构建评价模型。结果显示:熵权TOPSIS模型可以用于多指标的高校科技竞争力评价。我国各省市高校科技竞争力差异突出,地区高校科技发展呈现显著不平衡。东部地区的高校科技竞争力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高校科技竞争力最低。全国高校科技竞争力普遍偏低。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地区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Abstract]: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venes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evalua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venes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general entropy weight method is used to objectively determine the index weight, and then the weighted TOPSIS method is used to measure and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various provinces and c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tropy weight TOPSIS model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eastern reg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the lowest.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whole country is generally on the low sid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veness of reg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商学院管理工程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技术创新金融研究”(编号:12FGL007)
【分类号】:G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慧;段志光;;我国高校护理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8年12期

2 程莹;刘念才;;我国名牌大学学科领域离世界一流有多远——从世界大学学科领域排名说起[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3 秦珊,李群芳;科技国际竞争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4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预警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5 邱均平;罗力;周春雷;丁敬达;;大学评价的改进与完善——2009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排行榜出炉[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年03期

6 邱均平;赵蓉英;余以胜;刘胜;朱少强;殷之明;马瑞敏;;中国大学评价报告(2006~2007)——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的理念与实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7期

7 李冬琴,李靖华,吴晓波;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年04期

8 徐友浩;姚丰桥;;高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王琴;;我国大学评价方法研究[J];评价与管理;2008年04期

10 薛天祥;;高等学校科技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上海高教研究;198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曲波;创新型大学建设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卿;李志敏;张志勇;;农业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年S2期

2 危永利;钟美;张强;;中国GIS发展状况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08年04期

3 吴晓波,李冬琴,李靖华;高校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之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徐道炜;刘金福;洪伟;;提升统计学科核心竞争力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10期

5 陈慧;段志光;;护理学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7年10期

6 王秀明;;创新战略下的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7 周蒲荣;曾志平;;湖南省高校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8 朱章华;;由美国一流大学治校理念引发的历史文化反思——以康奈尔大学为例[J];黄山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陈慧;段志光;;我国高校护理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年21期

10 谢丹,侯俊东,吕军;民营企业科技竞争力内涵及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靖;;大学排名现状研究综述[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郑玉荣;;北京大学医学部“985工程”二期建设的成效和体会[A];医学科研管理前沿与实务研讨班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林修;北京市属高校投入产出效率与竞争力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田光;教学私有信息化解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伍玉林;黑龙江科技创新主体及其能力培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纪延光;基础研究类R&D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吕建荣;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与现状[D];西北大学;2007年

6 任义君;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7 庄峗;大学综合评价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廖益;大学学科专业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朱军文;基于SCIE论文的我国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产出表现研究:1978-2007[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廖文秋;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怀芳;国内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余登榜;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在我国高校数学学科排名中的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3 靳海卿;NSSE在高校生师互动中的运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薄晓明;地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科技竞争力实证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吴慧媛;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及评价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7 张大伟;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核心竞争力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8 张晶;科技实力与技术出口的相关性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9 黄山青;中国林业类高校网站的网络影响力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李云;科研机构的滞后性及效率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润润;方明;;我国大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王英杰;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斯坦福大学的发展道路[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3 林崇德;罗良;;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刘晓红;国外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对我国高教评估的启迪[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张志强;中国粮食生产系统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李强;;关于推进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徐小洲;陈劲;叶鹰;顾建民;;大学创新力评价的理论、方法与策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8 惠泱河,林光彬;创新教育——21世纪大学教育的主流理念[J];高等理科教育;2001年04期

9 冯敏;高校科研创新能力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5年04期

10 许玉乾;;许玉乾:创新型国家建设需加强创新文化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 郝克明;[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评论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柴葳;[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刘宝存;[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浙江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 费英勤;[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俊玲;[N];光明日报;2004年

7 李继兵;[N];光明日报;2005年

8 许智宏;[N];光明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靖华,李冬琴,吴晓波;我国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提升[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06期

2 周坚;李磊;;高校知识产权优化管理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3期

3 黄跃雄;刘莹;张乐平;;广东高校科技竞争力分析和对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樊华;;中国省域高校科技竞争力演化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年04期

5 李锦;何平;;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高校科技创新与竞争力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S2期

6 朱琳;朱建军;;基于熵权的TOPSIS法对高校促进就业措施的评价——以南京五所高校为例[J];价值工程;2010年14期

7 项保华;关于增强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年03期

8 吴晓波,李冬琴,李靖华;高校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之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9 李冯凭;促进高校与企业结合 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J];科技创业月刊;2003年05期

10 王力纲;李琼生;;基于TOPSIS的教学仪器设备供应商评价与决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冯敏;;高校科技创新的现状及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刘盛纲;;迎接挑战 调整结构 加快西部高等教育发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张炼;;创新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肖念;沈红;;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发明;;多主体参与下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信息集结方法[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共同构造上海高校科技竞争力[N];上海科技报;2004年

2 记者 沈谦;秦川集团与西安思源学院联姻建立实训基地[N];陕西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纪秀君;高校科研如何转化成创新实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驻美国记者 张孟军;美技术人才培养“缩水”[N];科技日报;2005年

5 康文华 张黛微;科技论文:数量多而质量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6 蔡红生;师德高素质教师的根本[N];光明日报;2004年

7 姜澎;数量时代已经过去[N];文汇报;2004年

8 记者 刘先琴 李可;河南大学百万元重奖科研功臣[N];光明日报;2006年

9 本期主持 侯若志;“修脚刀”能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坚冰吗?[N];天水日报;2006年

10 ;研究生教育存在四大弊病[N];经济参考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娜;高校校园网络安全评价分析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李博;大学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许昱;基于广义财务战略理论的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吴显强;基于ESI的“985工程”高校科技竞争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5 姜文达;地方综合性大学科技核心竞争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夏书博;西部地区高校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7 王明;高等学校专利生产能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陈海东;高校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推动作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尹华;高等教育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邓广杰;从专利角度分析我国高校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66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666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1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