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8-04-13 03:27

  本文选题:高等教育 + 空间分布 ; 参考:《现代大学教育》2013年01期


【摘要】: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各省在校生规模绝对差异不断加大,但相对差异在几次大的波动后目前正处于稳定阶段;相对于省份间的差异,高等教育规模在省域内差异更为严重,高校集中于省会的现象十分突出;高校在校生规模影响因素模拟结果显示:造成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并非区域经济水平和交通状况,而是师资条件和人口规模;从各省高等教育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来看,因各省自身发展条件不同,具体影响因素各异,但以师资条件为主因。为此,各省可以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来提高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Abstract]:Promoting the fair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policy.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absolute difference in the size of students in each province is increasing, but the relative difference is at a stable stage after several major fluctuations;The difference of 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is more serious in the province, and the phenomenon that universitie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provincial capital is very prominent.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in 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re not the regional economic level and the traffic situation, but the condition of teachers and the scale of population;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ach provinc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each province, the specific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different, but the main reason is the condition of teachers.Therefore, provinces can improve their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by exerting their own advantages.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能源消费增长机理及区域特征研究”,项目编号:11CJY0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口密集区能源消费及综合效应分析”,项目编号:40801234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基金“山东省能源网络的时空演变及影响”,项目编号:BS2012SF001 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能源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项目编号:J12WG59
【分类号】:G6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薛颖慧,薛澜;试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2 罗明东;中国教育发展地域性不平衡的地理学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别敦荣,朱晓刚;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上的公平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陈媛;湖南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1期

3 赵宏斌;刘念才;梁妮;苗招娣;;我国高校的区域分布研究:基于人口、GDP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4 蒋士会;21世纪广西高等教育区域结构优化试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12期

5 彭晓谱;;差异原则与高等教育公平[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6年S3期

6 朱晓刚;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的现状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7 魏红梅,安心,魏红华;西北地区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王致明,王瑛,陈玲,刘莉;高等教育与中等城市科教园区规划[J];平原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石人炳;人口变动对教育的作用——国内研究综述[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02期

10 潘璐璐,张炜,赵红星,古元亭,叶正麟;我国东西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申培轩;农村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立峰;我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晓娜;地级市举办高等教育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何喜刚;对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此夕)晓虹;区域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与教育均衡发展[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存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政策价值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姚晓兰;民族杂居区教育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张霞;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政策选择[D];扬州大学;2007年

7 颜丽红;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来志斌;中国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9 梁妮;我国高校规模的区域分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李国仓;河南高等教育发展与人口经济结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宇,陈良q,夏晨;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蒋洪,马国贤,赵海利;公共高等教育利益归宿的分布及成因[J];财经研究;2002年03期

3 向书坚;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回归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8年01期

4 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5 薛颖慧,薛澜;试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6 赵宏斌;刘念才;梁妮;苗招娣;;我国高校的区域分布研究:基于人口、GDP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7 李秀敏;;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协调发展——来自中国省级区域的证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9 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10 杨益民;;区域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江苏高教;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碧琼;;高等教育民营化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2 尹建敏;;加快发展高等教育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3 范微娜;;浅谈中国社会分层下的高等教育[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4 何军;;浅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J];快乐阅读;2011年18期

5 谢遐龄;;高等教育若干问题之我见[J];群言;2011年08期

6 杨卓;;高校新时期教育管理工作分析[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7 易灵;;接受高等教育对代际流动的影响研究[J];华章;2011年13期

8 李素卿;;浅析增强“90后”大学生自主管理的措施[J];成功(教育);2011年08期

9 ;“面向未来人才需求的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4期

10 王婷;;新时期高等学校闲暇教育研究及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雪竹;;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玉宇;;利用金融工具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思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黄玲毅;;浅谈高校双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煜;叶祥凤;;高等学校柔性定制人才模式探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但昭彬;;简析中央苏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高松元;;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法治化:路径、原则与经验[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李冰;;对当前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从审查制向评价制改革的研究与思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雪竹;李炎锋;;浅论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10 黄清云;;加快上海民办高校发展的几点建议[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何力;秦和:为学生提供最负责的高等教育[N];中国妇女报;2008年

2 吴晶 赵超 郭曼桐;高等教育“211工程”实施成效显著[N];农民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志华;30年高等教育硕果压枝[N];伊犁日报(汉);2008年

4 张明平 姜木金;高校应培养高素质负责任的社会公民[N];镇江日报;2008年

5 万圣兴;切实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N];光华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陈欣然;本市高等教育迈上新台阶[N];天津教育报;2008年

7 记者 李鹏翔;高等教育也“应试”,期末“突击”就过关[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本报记者 徐敏;高等教育:扩容后更应协调发展[N];解放日报;2009年

9 张正瑞;高等教育应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N];吉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陈敏;加快推动高等教育由大到强转变[N];宁波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孟丽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陶立;以色列高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董有志;对高等院校评价认证机构的认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婷婷;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卫婷婷;我国中央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5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劳丽静;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7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侯若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恋;哈珀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D];河北大学;2011年

10 董新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政府间财政责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42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742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f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