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后现代主义对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意蕴

发布时间:2018-04-23 23:36

  本文选题:后现代主义 + 创新人才 ; 参考:《学术界》2013年11期


【摘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崛起的一股哲学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后现代主义思想兴利抑弊,辩证把握后现代主义复杂现象背后的理论旨趣和价值取向,则对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大有裨益。本文从后现代主义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性入手,深刻阐述了后现代主义理念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意蕴,即实现四个转变:由批量生产转为因材施教、由约束控制转向民主平等、由封闭保守走向开放合作、由追求工具理性转向追求生命价值。
[Abstract]:Post-modernism is a philosophical and cultural trend of thought that rose in the West in the 1960s, and the postmodernism trend of thought emerged on the basis of introspection and critique of modernity.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to grasp dialectically the theoretical purport and value orientation behind the complex phenomenon of postmodernism. Starting from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modernism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his paper expounds deeply the implic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under the concept of postmodernism, that is, to realize four changes: from mass production to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From restraint and control to democratic equality, from closed conservatism to open cooperation, from the pursuit of tool rationality to the pursuit of life value.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8JA710024)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01-267-404)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新力研究”(11EYA005)
【分类号】: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顾明远;;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柯文进;;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年Z1期

3 张红霞;;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4 马廷奇;史加翠;;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李明;;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与大众文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苏文婷;;从现代——后现代主义看美术发展的线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史玉民,魏则云;整体论思想的泛化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张应中;20世纪70年代出生诗人创作现状批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徐朝友;鸳鸯蝴蝶派对柯南道尔小说女性形象的移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唐芳云;张移祥;;从“韩剧热播”看日常生活审美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9 付伟忠;;互文性与后现代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兰云;;赛博空间:后现代的游牧空间——从块茎图式、生成论看赛博空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世雁;翟波;;建设生态伦理浅论——科技伦理的自然与社会走向[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世雁;;现代生态学的后现代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孙基林;王茜;;“游走”与“关系”:生命存在的空间形式——韩东诗歌解读新视角[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福江;吴信才;郑贵洲;郭际元;;“研究型学习”模式在研究型大学GIS专业人才教育中的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建国;;论生态世界观[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胡s,

本文编号:1794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794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f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