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美国大学PoCC协同创新组织模式与借鉴——以“李比希中心”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26 23:53

  本文选题:概念验证中心 + 李比希中心 ; 参考:《学术论坛》2013年11期


【摘要】:近年来,PoCC(概念验证中心)已成为美国大学协同创新的新型组织模式,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冯·李比希中心"是其中典范。"概念验证中心"以加速大学科研成果初期转化为根本目标,通过种子基金资助、技术开发咨询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增强大学与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大学应科学认识"概念验证中心"对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创建"概念验证中心",加强资金支持、咨询服务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能力建设,为大学科研成果转化注入新动力。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PoCC (proof-of-concept center) has become a new organizational model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among which the "von Liebich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is a model. " With the aim of accelerating the initial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e concept Verification Center aims at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through seed fund suppor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nsultation and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Drawing lessons from American experience, Chinese universities should scientifica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proof of concept Center" to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government guidance, actively establish "proof of concept Center", and strengthen financial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nsulting service and talent training injects new impetus in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三重螺旋’理论的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建设研究”(2013-GH-182) 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研究”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B2012-079)
【分类号】:G649.712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志强;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姜棱炜;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期融资模式及其效率评价[D];武汉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仝兆景;张科;董爱华;刘群坡;;实验教学组织模式创新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8年01期

2 全力;;高校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3 高燕;李冰;;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对策研究[J];才智;2011年04期

4 龙玲;高校科技开发的组织结构模式[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4年03期

5 张素娟,吴锡尧,蔡琳;高校科研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的影响因素[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年05期

6 丁马太;;披沙拣金 匠心独运——评专著《我国巨型大学的管理与组织模式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何俊峰;刘冉夏;;高校组织模式再造浅议[J];社会科学家;2006年S1期

8 赵婵;;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新组织模式的思考[J];山西科技;2006年03期

9 王资峰;张恒龙;;高校学生生活园区组织管理若干问题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23期

10 张红峰;靳希斌;;美、英、德三国大学学院制组织模式的多视角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黄布毅;王占波;胡炜;代振华;;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理探微[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骆良彬;王河流;黄碧艳;陈永云;;高校财务信息化问题研究[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年

3 赵文平;吴敏;王安民;;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障碍与对策研究[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劲;项杨雪;柳宏志;;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高校创新团队建构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5 陈劲;项杨雪;柳宏志;;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高校创新团队建构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邓远;;美国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转型及启示——基于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视角[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冯惠敏;;高校合并后管理中的阻力及克服阻力的心理原则[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雪频;沃顿商学院:创新和改变越来越多来自中国[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2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张力;协同创新 意义深远[N];光明日报;2011年

3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李忠云 校长 邓秀新;内外兼治破解高校协同创新困境[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三个规划“勾勒”郑大未来[N];河南日报;2004年

5 记者 葛洪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酝酿进一步改革[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名校校长张江论剑 再议产学研[N];上海科技报;2008年

7 北京科技大学;探索社会实践长效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仇逸艳 吴立群;真心真意合作 全心全意支持[N];无锡日报;2006年

9 杨春红;烟台众德成为中国农大教学实习基地[N];农资导报;2008年

10 记者 王晖邋通讯员 侯晓磊;河大与中国农科院进行战略合作[N];河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项杨雪;基于知识三角的高校协同创新过程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黄敏;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学科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3 张丽娜;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蒋尹华;基于智力资本的大学科研创新绩效评价与提升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湛俊三;地方高校战略联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廷;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阙攀;大学学术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张倩;高校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纯旭;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4 郭茜;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科学合作的案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付金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协同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欣;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刘国华;师范院校环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超;基于人才分类培养的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龙婷;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左文敬;中美高校“全校性”创业教育组织模式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71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071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7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