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高校和谐教育新模式:建构性认知冲突解决

发布时间:2018-11-14 13:34
【摘要】:冲突是大学生人际矛盾产生、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的和谐教育有必要运用建构性认知冲突解决模式。建构性认知冲突解决指学习者虽存在理论、观点等分歧,但仍致力于通过合作寻求共识的冲突解决模式。它既有利于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与自我调节监控等认知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他们冲突解决等人际交往技能的提高,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保持。建构性认知冲突解决模式由乔纳森兄弟提出并经过实验与推广,它由对立观点的陈述、挑战、分析综合等可操作性步骤构成。为确保该效果,教师等负责人应创设合作的学习氛围,构建异质学习小组,教授人际交往技能与理性讨论技能等。
[Abstract]:Conflict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generation and deterio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nflicts, so it is necessary to use the constructive cognitive conflict resolution model in harmoniou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tructive cognitive conflict resolution refers to the conflict resolution model in which the learners have different theories and viewpoints, but they are still committed to seeking consensus through cooperation. It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ability of moral cognition and self-regulation, but also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such as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the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of their mental health. The constructive cognitive conflict resolution model was put forward by Jonathan Brothers and tested and popularized. It is composed of the statement, challenge and synthesis of opposing viewpoints. In order to ensure this effect, teachers should create cooperative learning atmosphere, construct heterogeneous learning groups, and teach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rational discussion skills.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改课题: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实践研究(5-5) 江苏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境外研修项目资助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帆;汪海波;赵玮;;试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J];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09期

2 郭平;杨越;熊艳;;论大学生社会素质发展的内容与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智;邱高会;;论高校化学教学中生态道德的教育[J];技术与市场;2011年07期

2 张颖;郭清秀;金宏妍;;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德育作用分析及实施方案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年02期

3 曹婷婷;郭清秀;;论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J];学理论;2012年08期

4 周光迅;郝好永;;论自创生理论视野下的国民生态道德教育[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周丹;;改革开放以来对高校生态德育研究的文献综述[J];金田;2013年12期

6 黄正夫;易连云;;高校教师教学任务的厘定与反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3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党曲楠;高等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鲜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社会交往与人的发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5期

2 潘玲;袁一苹;;深化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2年04期

3 王证之;;21世纪职业意识内涵研究述评[J];教育与职业;2010年15期

4 孙云林;伟大的理论 实践的指南[J];理论与当代;1994年Z1期

5 郭平;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其拓展[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04期

6 侯丹丹;;浅析高校校园文化活动[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S1期

7 胡凯;;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生活话语[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11期

8 张乐;;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和谐社会”建设[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03期

9 杜治政;;资本逻辑与生命伦理学[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年01期

10 邱耕田;从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相对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文英;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纪建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举行年会[J];中国高教研究;1986年04期

3 祁小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J];中国冶金教育;1995年04期

4 陈沙麦;大学生道德建设现状的辨析[J];东南学术;1997年S1期

5 黄永正;大学生道德知行脱节的原因及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1期

6 沈光辉;试论大学生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反差及其对策[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7 岳毅力,蔡玉梅;高校道德教育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5期

8 朴永刚;;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分析[J];华章;2010年10期

9 林更茂,梅萍;九十年代大学生道德特点和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J];思想教育研究;1998年05期

10 王梅,刘海娟;关于大学生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金山;;论大学生群体道德引导机制的构建[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2 戴桂钦;;浅论如何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3 陈洪涛;;网络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影响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巍;提高心理素质 注重观念教学[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何冬梅;由“课桌文化”看到的[N];光明日报;2003年

3 徐云鹏;对校园食堂浪费仅说“不”有啥用[N];长春日报;2006年

4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邓晖;树立新观念 开拓新道路[N];中国贸易报;2008年

5 吴启迪(作者为同济大学校长);教育是国家腾飞的发动机[N];文汇报;2003年

6 孟培燕;针灸学教学中几个常见问题的讨论[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杨培;掌控细节 高校采购方可“至千里”[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蒋萍;郎伟:大学生道德素质滑坡应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N];华兴时报;2007年

9 记者 王彦;最短时间将贷款落实到位[N];黑龙江日报;2005年

10 计敏;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耀臻;论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武敬杰;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KEN RAMANI;高等教育机构冲突解决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万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强;大学生道德接受的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吉玉娇;宗教伦理与信教大学生道德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赵军;大学生道德学习实施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蔡雯;和谐视域下大学生道德的审视与构建[D];西北大学;2012年

5 刘项超;先秦儒家道德观与当代大学生道德塑造[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6 唐跃旺;“90后”大学生道德状况及其教育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7 尹寒;大学生道德认知现状调查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尹寒;大学生道德认知现状调查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盖芳鹏;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祝辉;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31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331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6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