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行政区划改革与重构——基于长三角高等教育协作现状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20 12:02
【摘要】: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客观上受到行政边界壁垒制约,要求区域高等教育治理方式实现实质性变革,要求在空间邻近的大都市圈或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中探索高等教育行政区划改革与重构。从理论上看,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与重构至少有三种方案需要权衡和比较:打破省际界限,建立高等教育功能区;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机制;通过治理的横向网络,形成多部门联合的多层次治理。根据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建立高等教育主体功能区是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治理的最佳选择。
[Abstract]:The process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 is objectively restrict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boundary barrier, which requires the substantive reform of the governance of 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adjacent metropolitan areas or urban agglomerations. Theoretically,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schemes to be balanced and compared in the 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of 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 break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provinces and establishing the functional areas of higher education; Constructing the multi-center governance mechanism under the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of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and forming multi-level governance through the horizontal network of governanc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t is the best choice to establish the main function area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南通大学;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联动改革与协调发展的目标、思路、主要内容与政策措施研究”,项目编号:2011ZDIXM032
【分类号】:G6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叶林;;新区域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一个综述[J];公共行政评论;2010年03期

2 张紧跟;;当代美国大都市区治理的争论与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于水;多中心治理与现实应用[J];江海学刊;2005年05期

4 孟庆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J];开发研究;2001年02期

5 龚放;观念认同 政府主导 项目推动——再论打造“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极”[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7期

6 丁晓昌;;长三角高等教育联动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卓君;[N];中国教育报;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明江;产业集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李雪松,许庆斌;运输经济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3 肖迪;试论网络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张小明;刘慧灵;;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行政区划改革与重构——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钟华,韩伯棠,周治平;经济集聚机制研究几个问题探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陈子彤,吕勇斌;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的简单回顾[J];商业研究;2004年22期

7 昝剑飞,黄洁卉;企业集群理论综述[J];商业研究;2005年01期

8 胡境荫;;新区位观与东北振兴[J];商业研究;2006年03期

9 王德忠;吴琳;吴晓曦;;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缘起、发展与缺陷[J];商业研究;2009年02期

10 邵任薇;;论单中心和多中心治理理论及其对大都市区治理的启示[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静;;促进沈本两市装备制造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分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孟浩程;;京津城市群体产业优势与合作分析——谈廊坊发展的机遇问题[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3 黄文忠;;发展集群经济亟待建立科学概念[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4 吴帅;吴玉宗;;民营企业主阶层在多中心治理中的作用[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细良;汪丹丹;;基于多中心治理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赵儒煜;刘静;;论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何勇;;环鄱阳湖经济开发区发展路径研究[A];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研究[C];2008年

8 刘文;郭婧;;中日贸易往来的历史演进评述[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李云龙;赵学峰;于永刚;;京津冀都市圈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研究[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郑燕;;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西方国家区域政策研究进展[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5期(总第20期)[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郝大江;要素适宜度与其区域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袁忠贤;省域农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法宪;重庆市锰矿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李伟庆;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自主创新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胡仁霞;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晓雨;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黄桂良;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李耀尧;创新产业集聚与中国开发区产业升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瑞红;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美芳;中泰消费文化与市场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庞会敏;辽宁中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姜维军;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演进的动力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伟;创业与产业集群成长演进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张晓东;中小企业的融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张志良;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汪凤英;青海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彭磊义;浙江省区域经济与饭店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乌利希·泰希勒,陈洪捷;欧洲化 国际化 全球化——高等学校何处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姬广坡;论经济一体化的逻辑构成[J];财贸经济;1999年09期

3 丁斗;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制度的演变[J];当代亚太;1997年03期

4 庞效民;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2期

5 龙献忠;论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的参与协商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6 杨和焰;公共管理视域中的第三部门:功能、优势及困境[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3期

7 王诗宗;第三部门的发展与公民社会的前景——以温州商会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4期

8 张新文;非营利组织性质探讨——以行业协会为例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4期

9 梁莹;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4期

10 汉克·V.萨维奇;罗纳德·K.福格尔;罗思东;;区域主义范式与城市政治[J];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小平;;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策略分析[J];未来与发展;2008年04期

2 李若建;;高等教育布局与区域发展研究[J];未来与发展;1994年02期

3 曾天山;;从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看高教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11期

4 李枭鹰;周盂奎;;论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07期

5 席鸿建;;略论中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战略[J];改革与战略;2006年12期

6 刘德宇;;大力实施教育质量工程 全面提升人才质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6期

7 胡海涵;;浅议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对策[J];文教资料;2007年26期

8 刘小宁;;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基于教育平等权的视角[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9 郭建校;蔚超;高雅荣;;天津滨海新区高等教育资源现状的分析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7年18期

10 章丽娟;沙淑清;;论高等教育中的城乡公平问题[J];中国地质教育;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昌君;;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人学机会均等化(初稿)[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海波;陈亚伟;田华;;不同发展水平下发达城市政府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以伦敦、上海、宁波为例[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薛道华;;合理布局高教资源 促进四川教育均衡发展[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4 刘增奇;;高等教育产权会计[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刘惠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王雪娟;;构建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方法探寻[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张大良;刘万年;;高等教育的新跨越与教师教育技术素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周晓红;;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中的政府职能转变——一个公共经济学的视角[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侯龙龙;薛澜;;我国地方高等院校空间分布研究——对三个案例省份的考察[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李福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妙玲;充分挖掘利用高等教育资源[N];光明日报;2005年

2 杨东平;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N];学习时报;2006年

3 记者 李舒瑜 李文生;赋予深圳特殊政策推动高校事业发展[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记者 张哲浩;陕西高教改革有新路[N];科技日报;2006年

5 西南科技大学校长 肖正学;区域平衡:高等教育公平和谐的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聂春林 特约记者 项俊平;武汉城市圈教育综改启航:部省高校合作破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7 记者 李文生 李舒瑜;广东高教资源应向深圳倾斜[N];深圳特区报;2006年

8 记者 兰锋;江夏学院(筹)一期工程竣工典礼举行[N];福建日报;2009年

9 记者 严凌;圈内高校对口支持与合作[N];黄石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曲昌荣;整合 转型 嬗变[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彦西;欠发达省区高等教育资源整合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吴英娟;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彭勃;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化配置与培植[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4 庞国斌;我国公共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肖静;基于组织效率的大学权力结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刘荣山;国际合作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唐海龙;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祖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大学群发展政策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10 朱艳;制度视角下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昭翠;辽宁省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志成;中型城市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高军慧;我国东西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王红悦;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丁礼;“两型社会”视角下的长株潭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王建民;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可持续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苗招弟;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邓澳利;“学分银行”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姚建华;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韩冰;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44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344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3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