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基于胜任力指数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与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24 14:19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各类合格的专业人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从而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校是我国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主要基地,高校的办学质量直接决定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承担着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等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传播知识的重要组织,在决定其发展的众多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对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教师资源,同时高校的发展水平对我国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和管理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组织的重视,各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应用到实践中。近年来,胜任力理论以其基于工作实践的特点,由于其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并且能够反映个体的深层次的行为特征,而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并不断被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在我国,胜任力理论被应用于高校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实践。本研究拟通过对胜任力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探寻高校教师的胜任特征,构建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进而探讨高校教师胜任力的评价方法和途径。 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方法,对胜任力理论进行了梳理和系统的分析。采用德尔菲法征求专家意见进行胜任特征的初步筛选,结合已有的胜任力研究成果中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将筛选结果编制成《高校教师胜任特征调查表A》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分析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初步提取了高校教师胜任特征。编制了《高校教师胜任特征调查表B》,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并将模糊数学理论运用到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的建立中,实现高校教师胜任力的量化评价。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 (1)构建了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将胜任力划分为五个维度,共计22项胜任特征。 五个维度的胜任特征包含有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师德特征、身心特征、科研特征和服务特征。其中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维度包含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效果、思维调理缜密共计五项胜任力;师德特征维度包含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诚实正直、尊重他人、奉献精神共计五项胜任力;身心特征维度包含身体素质、压力承受能力、政治素养、乐观向上的心态共计四项胜任力;科研特征维度包含科学研究能力、科研成果、创新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共计四项胜任力;服务特征维度包含工作耐心、进取心、沟通能力、工作热情共计四项胜任力。 (2)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中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的二级评价结构的胜任力评价体系。 (3)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决策理论,构建了胜任力指数,实现了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综合量化评价。探明了一种胜任力的量化评价方法和途径,发展了胜任力理论的实践应用。 本研究探讨了基于胜任力理论的高校教师评价的途径,以及胜任力的量化评价方法。所构建的高校教师的胜任力模型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工具,研究成果为高校的人才选拔、招聘、培训和绩效评价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运芳;;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智力研究概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杨君岐;陈东;侯婷;;构建基于胜任力指数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型[J];财会月刊;2009年33期

3 黄勋敬;赵曙明;;商业银行行长胜任力模型与绩效关系研究[J];金融论坛;2011年03期

4 刘钦瑶;葛列众;刘少英;;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5 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年04期

6 王健;井西学;彭云龙;;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及其应用[J];管理观察;2008年24期

7 张颖;;胜任力模型开发研究评述[J];消费导刊;2009年05期

8 陈亮;张元婧;;教师胜任力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J];人才开发;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冀虹飞;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流程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2 宋倩;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及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常维;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与绩效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54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354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0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