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关怀德育的实践之思

发布时间:2018-11-28 07:10
【摘要】:现行的学校德育在强调规则和形式化的活动过程中,忽视了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关怀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校德育的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该文围绕基于关怀理论学校提出的榜样、对话、实践与认可的德育模式,从实践操作的层面提出了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路径,即构建基于生命关怀的情景、激发情感关怀的内在体验、践行基于生活的道德行为和强化基于认可的道德分享等,对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emphasizing rules and formalization, the current school moral education neglect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oral emotion and moral care ability, restricts the effect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nd affects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Based on the model, dialogue, practice and recognition of moral education proposed by the school based on caring theo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ath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reform from the level of practical operation, that is, constructing the situation based on life care. Stimulating the inner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care, practicing the moral behavior based on life and strengthening the moral sharing based on recognition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improving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分类号】:G6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苏立增;国外学校德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05期

2 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3 陈思坤;;体谅关怀德育模式的伦理内涵及实践价值[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04期

4 王珊;;论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及其德育启示[J];小学德育;2010年23期

5 何艺,檀传宝;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与关怀教育思想[J];伦理学研究;2004年01期

6 肖少北;袁晓琳;;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与现代学校德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年05期

7 鲁明;;关怀伦理学视域下的学校德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年Z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仲森;;基于社会行动模式理论的高校德育实践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叶雷,陈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3 姜凤坤;;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师生情感关系建构[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高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石春梅;;家庭结构变迁下的课程德育建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6 邹磊磊;;关怀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王红;浅谈“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陈桂生;“德育目标”引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9 单玉;政治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王向华;国际道德与公民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朱家良;;参与体验促感悟 构建德育新模式[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邓万生;;立德践行,学会做人,育合格中职生——承国学精华,行“五讲、四美”,创“八无”班级,做“四有”中职生[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虹;彭娟;谢迪;韩棹渭;;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4 吴健;;创设发展小学生诚实守信品格的校园文化[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初明利;张坤;;恩德文化与大学生恩德观教育[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龚春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张燕妮;“中学导师制”管理在普通高中的实践与反思[D];苏州大学;2010年

3 朱春阳;德育教育的社会化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4 倪琳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务教学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金琪;高中学优生群体的德育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峰;高校全方位德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琳琳;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久梅;大众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妍;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莹;基于马恒昌小组精神的企业创新精神的思考[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苏立增;国外学校德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05期

2 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3 侯晶晶,朱小蔓;论基于关怀式道德教育的道德学习[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04期

4 石中英,余清臣;关怀教育:超越与界限——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晓健;;生活世界——诚信教育的根基[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4期

2 杨玉翠;汪先平;;回归生活世界 重塑教化逻辑——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霸桂芳;;高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探索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02期

4 何杨勇;;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世界”[J];江苏高教;2006年03期

5 胡斌;;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高校德育价值[J];高校教育管理;2007年06期

6 卢岚;;思想政治教育草根性研究:缘起、思路及意义[J];唯实;2008年Z1期

7 李宇凯;李亮;;论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提升[J];理论月刊;2008年12期

8 樊宏法;胡学琦;李丽;;“生活世界”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构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6期

9 吕秋芳;一种新的高校德育观——"生活世界"视角下的高校德育研究[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李荣;;理性的重建与人性的复归——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旨趣辨略[J];学习与探索;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小容;;道德表象训练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邱海锋;;生活化:大学生德育的新路向[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3 孙利;;大学生道德需求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课题组;;大学生责任感培养问题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5 孟丽菊;刘则渊;;联盟还是殖民:大学与企业关系的双重视角[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6 李保臻;孙名符;;高师数学教师教育中德育的意义、问题及对策[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孙慧玲;李阳;;文化哲学视阈下的高等教育与文化校园[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理论部主任、教授 彭恒军;融合“意义世界”与“生活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 沈明霞;培育感恩之心 塑造健全人格[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黄春梅;思考,是研究生的第一素质[N];三峡日报;2008年

4 石念军;教育应重体验[N];光明日报;2004年

5 田建国;关注高校德育环境和对象的变化[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本报评论员;坚守理想 担当社会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张科 通讯员  张兴华;让大学生思想上解惑、心理上解压[N];济南日报;2006年

8 记者 刘娜 张磊 通讯员 邢光璞 梁伟;人梯精神永放光芒[N];湖北日报;2009年

9 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肖淑珍;在实践中认识自我与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朱苏力;你听见阳光的碰撞[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熊华军;意义生成:当代大学教学价值的新取向[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苏鸿;迈向意义的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廖运生;大、中学生正义感培育的困境与出路[D];南昌大学;2010年

4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长倩;交往行动理论视野下的师专学生管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朝锋;大学理念的前提性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道德情感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科层制与生活世界的冲突[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5 饶华;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张磊;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促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尚颖;心理学原理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陈秀丽;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9 许子渝;道德情感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京慧;当前高校大学生道德情感培育之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62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362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5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