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坚持五个注重,推进五化改革,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发布时间:2018-12-28 15:03
【摘要】: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时期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南京工程学院把自身发展放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中去思考,放在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去谋划,放在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质量应用型人才需求中去定位,针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个注重"的教改理念和"五化改革"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案例。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Nanji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uts its own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o think about and to plan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five emphases" on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measures of "five reforms" in view of the needs of high quality applied talents in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provides a case for carrying out the outline of the National medium and long 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and the opinion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deepening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作者单位】: 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教务处;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分类号】:TB-4;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培根;;工程教育需要大工程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2 雷庆;赵囡;;高等工程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3 李继怀;王力军;;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3期

4 郭中华;唐德海;;人学视域中大学课程的反思与重构[J];江苏高教;2008年02期

5 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03期

6 陈小虎;吴中江;李建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征及发展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06期

7 吴启迪;;中国工程教育的问题 挑战与工程教育研究——在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8 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Z1期

9 洪银兴;;中国经济转型的层次性和现阶段转型的主要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张大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加快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纪强;樊申元;孙文树;徐正旭;;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元开发优势体育项目的理论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张鸿雁;;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刘锡荣;杜茂华;;地方高校构建教学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问题[J];才智;2011年26期

4 盛朝强;谢昭莉;柴毅;;培养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初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3期

5 王文福;;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自然地理教学模式的构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6 宋德如;;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育:问题与消解[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7 董立华;于秀清;董化玲;;数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8 梁玉清;李妍;;地方性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工程教育探索与实践——以蚌埠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2期

9 郝建华;;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生高品质就业实现途径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8期

10 王文福;;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诉求的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面向CDIO理念的地图学教改构想[J];测绘科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任玉珊;窦立军;侯丽华;;基于课程(群)的应用型本科大学教学团队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创新实践[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芳;;技术应用型本科电气类专业的比较与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刘斌;李慧宇;彭苗;臧润清;申江;;天津商业大学热能动力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A];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彭书传;周本军;;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考[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雷家彬;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崔军;回归工程实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林原;经济转型期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张宝歌;教师教育转型期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屠火明;地方大学师德建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志伟;东北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阎国华;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9 陈国松;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保鹏;江西理工大学“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锋;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鹏飞;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群体行为分析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明;我国独立学院的现状与前景展望[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5 林贤进;新建工程类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刘景海;内蒙古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证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秦芳;科学教育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鑫;我国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10 卞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本乾;描述传播内容特征 检验传播研究假设──内容分析法简介(下)[J];当代传播;2000年01期

2 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3 陈小虎;;校企融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理论思考与南京工程学院的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4 韩骅,董琴;增加学习的可选择性:高校课程改革的重心之一——比较中美三份教学方案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5 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08年01期

6 章跃;;关于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9年02期

7 李曼丽;;独辟蹊径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道——欧林工学院的人才教育理念与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2期

8 汪木兰;周明虎;李建启;;以项目教学为载体制订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12期

9 周海涛;大学课程目标与内容调查报告——对三所综合性大学本科课程的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10 母小勇;;论课程的文化逻辑[J];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金增;内容分析法在图书馆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维;王孙禺;;对工程教育改革的几点想法[J];教学研究;1999年01期

2 朱高峰;;中国的工程教育——成绩、问题和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3 ;国际工程教育撷英(第8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4 王正洪;陈志刚;;论工程教育对工程现实的回应[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9期

5 ;Leah Jamieson:工程教育的未来[J];中国教育网络;2008年11期

6 康妮;沈岩;刘惠琴;;美英德日四国工程教育鉴定的实践及对我们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S1期

7 朱高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战略意义——在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8 曾永卫;黄俊伟;;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6期

9 朱高峰;;工程教育中的几个理念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10 张炳宗,宋巨烈;从工程教育的角度论制图课的教学[J];煤炭高等教育;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晓;覃永晖;;工程教育的“博弈”:提高地方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唐波;樊玮虹;李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李克嫇;陈朝光;;五十年侜湾工程教育之进展[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机械类专业认证分委员会秘书处正式成立[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九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陈清泉;;工程哲学与工程教育[A];第十二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赵建国;韩学山;;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关问题的认识[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7 曹彤;许倩;和丽;;高等工程教育之培养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郑晓东;刘向东;刘旭;毛小兰;闻春敖;;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光学工程研究生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iJ永斌;;二十一世纪工程教育的新形势[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钟义信;;工程师心中的“工程研究”——介绍世界工程师大会《宣言》[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玉兰 朱振国;工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实践能力[N];光明日报;2009年

2 唐景莉;工程教育要构建质量监控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涂善东;倡导全面工程教育[N];文汇报;2007年

4 记者  张莞昀 通讯员  屈彩云;要努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大学工程教育[N];新清华;2006年

5 赵凤华;大学工程教育与大学发展研讨会召开[N];科技日报;2007年

6 戴丽昕;给工程教育一片蓝天净土[N];上海科技报;2007年

7 记者 刘京青;澳-中工程教育科研联合体成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8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涂善东;解读全面工程教育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王庆环;大学工程教育须重视国际交流[N];光明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齐芳;我国工程教育存在三大弊端[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晓强;工程教育再造的机理与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王昕红;专业主义视野下的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孔寒冰;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白逸仙;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余晓;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发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艺芸;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伦理维度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毕忠宜;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李妍;基于CDIO的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胡珏;工程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工程训练平台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李莉;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实践问题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庚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鉴定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傅静;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李文;基于质量的工程专业国际互认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覃凌云;欧美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及认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胡琪;大工程人才应然素质构建[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94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394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5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