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及展望

发布时间:2019-03-05 11:55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创新人才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愈发凸显。当前,就研究成果数量而言,"创新人才"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达到较大数量,并涌现出许多富有真知灼见的创新见解。就研究内容而言,已经涵盖了从探讨创新人才的内涵和意义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从分析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和规律到测量创新人才的各种心理特征等诸多研究领域。就研究方法而言,偏重资料的经验归纳,问卷访谈等形式的实证调查研究为数不多。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needs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qua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 guiding role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innovative talen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t present, as far as the quantity of research results is concerned,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field of "innovative talents" have reached a large number, and a lot of innovative insights have emerged. As far as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concerned, it has covered many research fields, from exploring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innovative talents to exploring the way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from analyzing the growing process and regularity of innovative talents to measuring variou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so on. As far as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concerned, there are few empirical surveys focusing on data induction, questionnaire interviews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IA100003)
【分类号】:G6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崇德;罗良;;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叶忠海;;人才成长规律和科学用人方略[J];中国人才;2007年05期

3 王强,宋协青,张子睿;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冯智冰;浅谈人才成长与激励机制[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翁史烈;;工程教育中的产学研合作[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6 杨宁;创业教育: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高教探索;1999年04期

7 王竹萍;;会计本科高等教育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要树义,赖福顺;浅谈跨世纪人才的培养[J];航天工业管理;1996年07期

9 朱清时;;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J];决策咨询通讯;1999年02期

10 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新艳;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边立云;田健;;地方农业院校开展“双创型”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出路分析——基于天津农学院的个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2 沙爱霞;;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兴趣调查及对策——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6期

3 钟秉林;;论师范大学的发展与教师教育的改革——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改革探索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李永瑞;黎翔;;50后两院院士高等教育传记特征与政策建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袁春华;赵青峰;王斌;郭洋琴;;以科研促基础理论教学,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才智;2011年05期

6 孟铁鑫;;现代服务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陈福松;;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3期

8 江金波;刘泽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理工科背景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8期

9 张东升;屠世浩;万志军;杜计平;马文顶;;高等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建设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10 杜存臣;颜惠庚;薛继红;;“一体三翼”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程韧;平子良;;探索校企结合模式,建设一流工程教育训练基地[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胡永友;;创业教育——促进社会、教育、个人共同发展的纽带[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倪嘉龙;;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A];探索科技创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4 刘香;王晨霞;;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5 赵鹏;俞继凤;;旅游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背景、问题、框架[A];《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郭振中;张传庆;;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途径多元化[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田起宏;文化、教育、经济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李晓强;工程教育再造的机理与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张锐铧;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5 曲波;创新型大学建设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冯倬琳;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姜兴;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生模型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仇永民;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文社会维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任燕红;大学功能的整体性及其重建[D];西南大学;2012年

10 郭世田;当代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洁;湖北地区生物类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白宏博;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性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杜保鹏;江西理工大学“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培芳;大学生创业素质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俊萍;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林琳;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健;武警警官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王亚娟;德育引领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小军;福建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型人才保障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10 钱江;J科技学院团干部生涯规划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璐;重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评介[J];外国教育动态;1990年05期

2 陈倩;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人才[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汪洪;中年女科技人才断层现象分析[J];党政干部论坛;1995年12期

4 顾鼎明;魏建;汤以范;杨宗栋;;关于技术创新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5 张成林;曾晓萱;;MIT工程教育思想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8年01期

6 张骏;科技人才成长环境系统初步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任佩瑜,张莉,宋勇;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组织与决策中的作用[J];管理世界;2001年06期

8 天野郁夫,张晓鹏;高等教育的结构变化[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2期

9 王根顺;许国辉;;创造教育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孙萍茹,米增强,安连锁;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丰;;高校信息化工程绩效研究综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年07期

2 赵永,张孟;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1999年12期

3 陈舒怀;浅议工科院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J];高教探索;2000年04期

4 秦尚海;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5 金玉澄,陈超核;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问题的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李延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探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张平慧,徐霖;谈工科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S1期

8 周俊;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思路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年01期

9 林春;王晶;;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年S1期

10 曹伍富;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人才[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远奎;张桂芬;邵兵;;论创新人才与高校创新教育[A];新世纪人才战略研究——黑龙江省人才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东松;;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伊廷华;李宏男;姜峰;;浅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东海;黄炜;孟燕;;构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胡玉转;王杨;刘世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与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6 毕月虹;李炎锋;樊洪明;全贞花;蔺洁;尚春鸽;;大学生科技竞赛与素质培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7 沈学平;;新时期高校创新教学模式塑造创新人才[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马汉武;李锦飞;陈骏;施国洪;贡文伟;;完全学分制下工业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智;王拥军;吴重庆;;开发设计型实验,培养创新型人才[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鹤成;;浅议学术交流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敏邋通讯员 董少校;上海交大设创新人才基金[N];解放日报;2008年

2 肖东;首届大学生创意大赛“三会合一”发掘创新人才[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顾晓萍 实习生 甘璐璐;创新人才受10万或20万资助[N];石家庄日报;2007年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 朱清时;缺乏好奇心想象力难成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李春英;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N];吉林日报;2009年

6 杨明方邋刘怀丕;“211工程”第三期即将启动[N];人民日报;2008年

7 记者 吴长锋;为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奋斗[N];科技日报;2008年

8 记者 吴世勇;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将有专项资助[N];辽宁日报;2005年

9 张文华;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N];山西日报;2002年

10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王建国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钟秉林 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 田建国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 许晓鸣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张胜义 山西太原 刘明伟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王建华 北京工业大学 赵晓华 杨孝宽 国防科技大学 施燕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 季振兴 本报记者 毛帽 整理;创新教育方可造就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曲波;创新型大学建设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王懿;大学重点学科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3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张凌云;德国与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胡海青;经济利益、价值恰当与企业参与[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涵;川渝两地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李茂华;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冯宝鹏;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胡玉巧;工程创新人才的类型及其课程设置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李茜;学术自由理念下我国高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朱洪波;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7 郑贵华;大学研究型教学的理论构想与实践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马金钟;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9 李丽琴;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杨玲;合理尽性的文化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34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434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9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