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内容的整合机制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curriculum cont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segmented, but infiltrated and integrated. The concordance of osmotic integration and chemical integration is the homogen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courses, but the result of integration is different. Specifically, the nature of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will not change, and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will be a new curriculum. Both of them are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curriculum.
【作者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科系;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编号2010YBB211) 校级课题(编号XYS11J29)研究成果之一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张秋婵;;《安徽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3 鲁捷;;透视4R理论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价值[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余华银;宋马林;;互动式教学:培养统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邓俊超;郭礼智;;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6 段兆兵;;双向适应:渐进式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肖迎春;;试析隐蔽课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张蕊;;浅析《泰勒原理》产生的背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9 卓江华;;如何创造优秀的课堂教学过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10 李丹;;文本细读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陈忠勇;;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 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3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宇;;当今大学意识形态教育的缺失及其道德后果[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5 黄勇;;关于数学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的思考[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6 龚大洁;潘沁艳;郝雪;王苑;;初中《科学》课程实施中教师面临问题初探[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储琼;;利用海洋水族馆科普资源开发科技教育课程的探索[A];探索科技创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8 陈洁;;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的建构[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景斌;姚未然;;高中数学与其他理科整合课程研究初探[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伍玲婵;汪洋;曾垂凯;;新时期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目标定位探析——以新东方教育集团为例[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进;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张珍;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艳;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岩;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大军;;高校微型课程的开发[J];大学(学术版);2011年07期
2 胡水华,,潘世荣,王波;高校课程规范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5年03期
3 陈金艳;关于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认识与思考[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张勤国;试论高校课程教育目标责任制[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10期
5 钟丽萍;;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7年01期
6 曾云燕;;试论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高校课程考试评价[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7 王桂林;宋秀红;;高校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估的理论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张冬敏;;高校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年09期
9 任佳伟;田小海;钱科颖;;高校课程表编排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4期
10 曹云亮;;群体动力学视域下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与管理问题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力伟;;音乐院校课程整合构想[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2 高福莲;李银生;武俊芳;杜娟;靳艳;张小静;;试谈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虹;;现代教材观视野下的高校教材建设创新研究[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晶;周济:学术道德教育将纳入高校课程[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郭立场;学术丑闻折射制度缺失[N];人民日报;2009年
3 陈香;“大学人文”高校遭遇尴尬[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策 通讯员 霍秀芳;天津代表委员热议教育话题[N];天津教育报;2009年
5 记者 陈婉婉 通讯员 姜磊磊;安徽文化列入高校课程[N];安徽日报;2010年
6 记者 秦晖 通讯员 赖红英;大学城各高校学分可互认[N];广州日报;2006年
7 白云;“入世”后的中国高等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8 张子倩;软件园流行“1.5学历”[N];青岛日报;2006年
9 四川大学 段弘;了解·贴近·融合·渗透·指导[N];光明日报;2005年
10 王淑军;扩招本身没有错[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玉臣;“四因说”视角下高校课程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汪贤泽;高校课程管理体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3 夏国萍;中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发展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4 蒲杨;高校课程:让大学生学会“操心”[D];苏州大学;2010年
5 楼英伟;高校课程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朱璋龙;新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史及其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郝志娜;近二十年国内高校课程考试评价体系研究综述[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郭杰;高校课程发展性评价的理性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小飞;地方高校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胡敏慧;我国高校课程考试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42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442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