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台湾高校教师发展组织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12 15:26
【摘要】:1990年代以来,面对政治的开放民主、产业结构的改变、国际化的社会变迁、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冲击,台湾的高等教育日益受到挑战。为强化大学对教学核心价值的认知,改善高等教育品质,台湾教育部在2005年推出了“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在政策和竞争性经费的引导下,台湾高校纷纷设立教学发展组织机构,在教学制度面如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规划等方面协助教师专业成长。 本研究从理性系统、自然系统和开放系统三种相互融合的组织分析视角出发,综合运用量化分析、质化分析,并辅以文件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台湾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组织的形成背景、脉络变迁、架构设计、实施成效、演变趋势等进行分析探讨,并以淡江大学为个案,结合组织内成员与校内教师的意见,检视台湾高校教师教学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早期台湾部分高校所设立的教学发展机构多隶属于图书馆,受人员编制、经费等因素的限制,结构简单,仅能提供基本的教学资源流通服务;2、得益于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台湾高校教学发展组织普遍设立,其目标主要包含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科技融入教学三个方面;3、组织架构以多分部结构和职能结构为主,组织领导者多有本校获得过“教学优良教师奖励“的教授或副教授兼任;4、虽然台湾高校教学发展组织多为隶属于教务处下的二级单位,但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单位,与教务处没有明显的上下级关系,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是借助教务处的支持和资源整合的平台作用,促进与院系以及其他部门的配合协调;5、从组织的发展趋势看,教学发展组织机构的中心化、区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研究发现,高校教学发展组织在设立和发展中存在如下问题:①组织的“麦当劳化”,组织目标及功能架构相似或雷同,缺乏校本特色;②组织的形式主义,部分大学是为申请政府经费、应对评估或盲目跟风而仓促设立教学发展机构,组织形式大于实质;③组织边界日益模糊,教学发展组织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其它部门的配合,但与一些部门在职能上有交叉和重叠的部分,未能有效整合资源;④组织身份认同危机,许多教师不知道不了解组织或者质疑组织服务的专业性;⑤组织发展的“马太效应”,组织在发展中日益显现出区域、学校的不平衡性,强者愈强,弱者日趋边缘化;⑥未来持续性不足,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组织日益受到外界资源环境的约束。 本研究的启示:1、针对组织的“麦当劳化”以及发展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教师教学发展一定要立足本校,针对性的进行组织设计,可以借鉴别人经验,但要名副其实;2、针对组织边界的模糊性问题,学校管理层要有效整合资源,避免职能重叠,并协调其它部门为教师教学发展组织提供有力支持;3、针对组织身份认同危机,从开放系统的视角看,第一,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必须主动与自身所处的外界环境发生密切联系,主动和院系教学职能融合衔接,通过院系平台改善师生对组织的认知,而不能让组织在理性系统中封闭运行。第二,组织要善于借助校内行政部门力量,如利用与教师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务处的平台作用,协调其它部门配合推动工作,扩大组织影响力;第三,教学发展组织成员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提供出专业化的服务产品,在大学中为组织建立起专业的形象;4、针对组织发展的“马太效应”以及未来可持续性发展不足问题,组织更要向开放系统转变,善于利用政府的鼓励政策和经费,积极参与区域教学资源中心的建设,借助区域教学资源中心的资源和力量,弥补组织人员、经费等不足,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成长。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文顺;诸割据时期台湾经济性格之镜鉴[J];学术研究;2000年07期

2 余序洲;台湾对大陆经贸交流政策选择[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郑席;世纪之交看台湾[J];江南论坛;2000年05期

4 张敏;战后台湾经济的发展及其战略调整[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乃生;台湾经济三十年来最糟糕[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10期

6 ;《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总目录[J];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04期

7 ;台湾七成年轻人愿到祖国大陆工作[J];国际人才交流;2003年05期

8 吴献斌;新世纪头10年台湾经济趋势展望[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9 李隆生;1991-2003台商大陆直接投资对台湾经济的影响研究[J];东南学术;2005年04期

10 李乐军;台湾趋向边缘化及其成因[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振良;;略论明清时期晋江人对台湾的开发和经营[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2 薛军力;徐鲁航;;台湾文化的形成与特点[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高群服;;浅谈台湾传统产业——借鉴和启示[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莫世祥;;台湾开放陆资入台的政策演进[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梁永郭;;台湾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大陆中小企业的启示[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刘国深;;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代序[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阿荣;;公民意识与民主政治的辩证发展:以台湾为例[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8 徐晓望;;论荷据时期台湾市镇的性质[A];五缘文化与两岸关系[C];2009年

9 周翔鹤;;日据初期台湾企业形态及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A];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吴惠敏;;台湾标准与验证及其启示[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淑静邋作者曾任台湾美商美林证券公司总经理;亚洲经济大复兴没台湾的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王大江;外商加快“撤离台湾”[N];人民政协报;2007年

3 魏嘉怡 记者 陈贤义;千名台商西部行 台湾美食亮西安[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6年

4 记者 方黎;广东经济总量将超台湾成第一经济大省[N];商务时报;2007年

5 薛建;祖国大陆带给台湾的利益远胜“美日欧”[N];中国信息报;2006年

6 刘国深 沈惠平;福建台湾研究30年回顾[N];福建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吴芳兰;台湾银行有望获准在大陆开分行[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蒋锦仕;海西建设热,引来台湾人才“淘金潮”[N];海峡财经导报;2009年

9 章轲;台湾经济输山有路通为径[N];国际商报;2001年

10 曾任台湾美商美林证券公司总裁 马淑静;新流感会冲击台湾经济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俊峰;冷战后台湾与东盟国家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2 阮思华;清代台湾农业经济研究(1683~1895年)[D];暨南大学;2003年

3 叶明阳;国际劳务流动视角下台湾外籍劳工问题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4 曾文利;台湾服务业发展与竞争力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5 吴聘奇;台湾IC产业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扩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澈元;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下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甘露泽;产业群聚与台湾工业园区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林坚;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高宏华;台湾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两岸经济互补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陈查某;台湾货币与物价在经济面之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亓萌;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七次“修宪”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取荣;论台湾“南向政策”之因果及启示[D];暨南大学;2004年

3 田玉律;台湾乡镇市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德林;台湾意识的形成与新型的两岸关系[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5 南志涛;台湾生命教育探究[D];河南大学;2007年

6 童碧莎;论现代台湾旅游业的发展[D];厦门大学;2002年

7 史巍;两岸贸易及其对台湾经济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邵波;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9 刘李春;台湾承认大陆学历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10 郭盼盼;冷战后欧盟对台湾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98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498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d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