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19 08:0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出较为繁荣的局面,高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员已经超过40万人。怎样抓住机遇,提高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创新水平和研究质量,是高校教师奋斗的目标。分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提出强化研究质量的策略,可以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产生积极影响。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have shown a relatively prosperous situation, and more than 400000 people have been engaged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level and research quality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the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is the goal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of research, which ca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nnova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谭春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谭春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李文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春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张卫国;柴瑜;曹万立;;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蔡幸;李宾;;卓越金融本科人才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J];高教论坛;2012年10期

4 谭春辉;王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谭春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评价与管理;2010年04期

6 卢惠娟;;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23期

7 吕剑红;张贻发;;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5期

8 范柏乃;徐巍;张维维;邵青;;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钱玲飞;邓三鸿;杨建林;;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多层次评价体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2期

10 钱玲飞;邓三鸿;杨建林;;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综合指标评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睿;跨学科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艳;国内情报学团队学术创新力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智慧;关于大力繁荣发展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春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桑玉成;;努力营造社会科学创新的体制环境[J];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02期

3 张珏;也谈高水平大学及其社会贡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06期

4 张晓敏;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要素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沈菊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J];经济问题;2005年08期

6 余志良;谢洪明;蓝海林;;战略网络中的嵌入关系及其特征和影响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3期

7 杨家栋,秦兴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及其指标体系[J];齐鲁学刊;2001年02期

8 肖秋惠,邱均平;人文社会科学的合理性及其评价原则[J];图书情报知识;2004年03期

9 赵敏娟;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经济解释[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S1期

10 李惠国;;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点思考[J];学术探索;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振国;;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袁振国;;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12期

3 张纯成;郑洪涛;孙军红;王爱豫;王乐;;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分布与创新能力计量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教育部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年03期

5 李卫红;;以“十一五”规划为契机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18期

6 周济;;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周济部长在2006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年12期

7 韩震;;创新社会科学研究模式 提升研究质量和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07期

8 刘华山;董洁;梅爱国;;提高研究质量 推进自主创新——也谈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现状、趋势与使命[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9 袁振国;;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形式与方法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17期

10 熊进;;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有效发挥的途径[J];桂海论丛;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兴黔;;发挥结构设计竞赛作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赵月飞;;灰色聚类法在军校学员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3 宫芳;;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4 廉凤梅;季贵斌;侯永强;;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5 刘晓敏;;国家创新能力预警研究初探[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陈小刚;陈俊风;林善明;;《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改革的探索[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陈培霞;;浅析学校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术峰;;健康的心理,创新的摇篮[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9 候玉奇;;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马龙;贾继伟;刘爽;;试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 张在新;开放式作文:如何考查创新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光纤惯导公司总经理 王巍;以原始创新能力立足市场[N];中国航天报;2007年

3 闫庆玲;周鹏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N];金昌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杨敬;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行业十强”新鲜出炉[N];中国信息报;2006年

5 普林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N];伊犁日报(汉);2009年

6 阎萍;创新能力 中学教育的大课题[N];山西日报;2002年

7 王喜霖 郝丽梅;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升创新能力[N];黑龙江日报;2004年

8 林布谷;加大科普教育含量 提高儿童的创新能力[N];光明日报;2002年

9 谢文砚;国内外企业IT创新能力大比拼[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10 闫明;自学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洋;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历史建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孙玉涛;国家创新能力成长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朱明星;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杨丽伟;供应链企业协同自主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宋志红;企业创新能力来源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张旭;企业文化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振峰;基于创新能力的中国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8 Raja Irfan Sabir;中国汽车制造商创新能力的评估[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邱爽;产权、创新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10 朱莺;小企业集体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其对绩效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冰峰;大学物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段成芳;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管理改革[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李云姝;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生物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许正荣;基于创新视角的区域竞争力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5 陈若松;论创新能力的整合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阎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吕绍锁;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魏运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一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分析与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10 傅梅烂;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的创新能力演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28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28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2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