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6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光武;后现代哲学的反基础主义与复杂性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高益民;美国高等教育模式在东亚的移植及其变种[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3 顾明远;论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王洪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李莉;;高等体育院校网络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罗珉,李永强;西方后现代管理思潮评述[J];财经科学;2002年03期
7 王光荣;解析后现代的时代意义[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张夫伟;论成人教育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J];成人教育;2004年06期
9 万俊人;人文学及其“现代性”命运[J];东南学术;2003年05期
10 陈淳;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问题[J];东南文化;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文兵;;当代西方哲学的一种价值观:多元中的追求[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孙玮;;以大众的名义——当前大众传媒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黄庐进;唐怡;;当代中国知识女性消费观探究[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A];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第一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文集[C];2003年
5 林广思;;回顾与展望——中国LA学科教育研讨[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6 李春萍;;学者·知识分子·知识工作者[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7 李进富;王斌;;我国海上安全中人为因素控制策略研究[A];安全理论与实践[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谢爱华;“突现论”中的哲学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韩晓东;对我国高师体育院系综合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6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长红;刑事责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郭虹;中国动画传播状况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张慧洁;巨型大学组织变革[D];厦门大学;2003年
10 王海;现代社会的考试活动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建军;电视剧的心理疗慰功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方;高校扩招中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雪峰;人民权利的宪法定位[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代帆;华侨华人认同与中国——一种建构主义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5 高永红;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3年
6 韩光明;意思表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朱军文;民办二级学院产生及其效率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D];苏州大学;2003年
8 胡晶君;国立中山大学学校管理探析(1924-1931)[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秀玲;论教学中的动态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胡长兵;后期维特根斯坦日常语言分析中的新哲学观与新批判[D];安徽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碧琼;;高等教育民营化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2 尹建敏;;加快发展高等教育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3 范微娜;;浅谈中国社会分层下的高等教育[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4 何军;;浅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J];快乐阅读;2011年18期
5 谢遐龄;;高等教育若干问题之我见[J];群言;2011年08期
6 杨卓;;高校新时期教育管理工作分析[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7 易灵;;接受高等教育对代际流动的影响研究[J];华章;2011年13期
8 李素卿;;浅析增强“90后”大学生自主管理的措施[J];成功(教育);2011年08期
9 ;“面向未来人才需求的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4期
10 王婷;;新时期高等学校闲暇教育研究及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雪竹;;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玉宇;;利用金融工具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思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黄玲毅;;浅谈高校双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煜;叶祥凤;;高等学校柔性定制人才模式探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但昭彬;;简析中央苏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高松元;;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法治化:路径、原则与经验[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李冰;;对当前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从审查制向评价制改革的研究与思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雪竹;李炎锋;;浅论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10 黄清云;;加快上海民办高校发展的几点建议[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何力;秦和:为学生提供最负责的高等教育[N];中国妇女报;2008年
2 吴晶 赵超 郭曼桐;高等教育“211工程”实施成效显著[N];农民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志华;30年高等教育硕果压枝[N];伊犁日报(汉);2008年
4 张明平 姜木金;高校应培养高素质负责任的社会公民[N];镇江日报;2008年
5 万圣兴;切实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N];光华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陈欣然;本市高等教育迈上新台阶[N];天津教育报;2008年
7 记者 李鹏翔;高等教育也“应试”,期末“突击”就过关[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本报记者 徐敏;高等教育:扩容后更应协调发展[N];解放日报;2009年
9 张正瑞;高等教育应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N];吉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陈敏;加快推动高等教育由大到强转变[N];宁波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孟丽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陶立;以色列高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董有志;对高等院校评价认证机构的认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婷婷;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卫婷婷;我国中央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5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劳丽静;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7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侯若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恋;哈珀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D];河北大学;2011年
10 董新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政府间财政责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43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43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