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工程时代卓越工程师大工程素质的培养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高教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课题“工程哲学视域下工科大学生工程精神和大工程素质的培养研究”(10JDGC024)
【分类号】:TB-4;G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约翰·德·格瑞伍;从未来学习,培养明日的工程师——论高等工程教育的创新战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2 傅宇;;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能力结构及其培养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3期
3 田逸;;试论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1期
4 ;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撷英(第4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5 李双辰;;工程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年12期
6 袁广林;;高等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基于工程本质属性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7 邢燕;马立荣;;普通高校高等工程教育的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S3期
8 郑秀英;姜广峰;付志峰;;开展专业认证 提升工程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12期
9 周玲;;高等工程教育的新特征与新发展——2009年全面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TEE’09)综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10 陈菲;;浅谈如何加强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辉;陆筱霞;;韩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概况与启示[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刘文渊;;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述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张国玲;高建军;陈言俊;刘新;贺业建;李莹;刘健;肖峰;;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社会需求的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4 王孙禺;;工程教育与国家工业竞争力——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工程教育改革[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覃文洁;程颖;;大学生现代设计方法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教学的改革[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韩强;赵树凯;;高等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程耿东;刘则渊;;高等工程教育中的技术科学课程体系——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与工程教育[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樊恭p,
本文编号:2549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4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