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院校活动型隐性课程设计原则的探索
【作者单位】: 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HE4084
【分类号】:G6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帆;隐性课程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王俊;论高校隐性课程建设与素质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06期
3 杨立明,许鸣,刘淑云,韩巍;隐性课程对医学大专生教学质量的影响与意义[J];现代情报;1998年01期
4 冯惠敏,黄明东,甘雯;隐性课程设计及评价体系的构建[J];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5 孙丽娟;赵晴;;我国隐性德育课程研究现状评析[J];甘肃科技;2010年10期
6 宋荷英;;隐性课程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8年10期
7 陈满;帅斌;;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探微——隐性课程建设相关理论系列研究之一[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9期
8 赵琳琳;大学隐性德育课程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秦克寅;优化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高蓉;“隐性课程”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烁;宋德懋;祝世功;管又飞;;生理学隐性课程设计的探索[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2 叶光华;谢晓文;喻林升;刘芬;;高校课堂教学提问的优化设计[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秦红岭;;试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月丽 吕璐;将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常规教学[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2 宁波大学 张文鸯;德育课程拓展德育新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哈尔滨师范大学 李希影;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根本[N];光明日报;2008年
4 武汉理工大学 江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寝室[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赵宏强 王敬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萧映;高校素质教育的途径[N];湖北日报;2002年
7 记者仇方迎通讯员王坤;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形成新体系[N];科技日报;2002年
8 叶军;打好“三张牌” 为学生就业创造机会[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实习生 徐存存;大学生恋爱诚信度能评测?[N];科技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龚哲明;全国人大在甬调研民办教育发展情况[N];宁波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丛静;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延立军;高校隐性课程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艳娜;大学新建校区隐性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骆林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5 凌艳;隐性课程视野下的高校师生关系[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6 任艳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先国;高校隐性文化建设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玉荣;大学隐性课程建设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祖霞;大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玉云;高等医学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52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52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