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链式分析模型及其影响机制

发布时间:2020-01-17 20:27
【摘要】: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在一定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内在的知、情、意、行等心理诸要素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辩证运动过程。构建价值观形成发展与作用机理的链式分析模型可以从意识形态——价值观——理想信念——个体人格——价值践行五位一体的角度,探寻价值观形成发展规律。构建社会——文化——人格——价值观系统结构模型,可以从社会系统、文化系统、人格系统等视角深入分析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推动大学生的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价值意志和价值践行四个要素均衡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自觉的价值追求。
【图文】:

核心价值,社会主义,大学生价值观,马克思主义


特质层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共同价值层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道德与价值规范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它们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整体。作为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认同与共识体系,关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的动力机制(见图4)。[8]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整合与引领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认同的理论指导力量,,同时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价值认同的最根本、最关键的方向性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民族和人民追求的共同理想,是社会图4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动力机制模型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链式分析模型及其影响机制-1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耀宏;;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任凤芹;;教育理想的价值本然、困境及重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9期

3 王秀阁;;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机制的建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01期

4 倪荫林;;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的互动机制[J];系统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九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革——基于网络思维特征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钟国云;;论加强桂越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建的特殊意义——以广西崇左为例[J];黑龙江史志;2012年02期

3 江南;;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11年20期

4 余一凡;赵冶;;近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02期

5 罗湘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起及内涵[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梁芷铭;;民族地区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J];新西部(理论版);2012年05期

7 赵鹏;;把党校办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阵地[J];学习论坛;2010年08期

8 丁志刚;董洪乐;;论中国的文化安全及其护持[J];学习与探索;2012年07期

9 贾友军;韩振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引力、影响力的机制创新[J];新疆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10 徐海波;包毅;;内地与香港主流意识形态比较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贾凌昌;文化软实力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2 申文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及实现形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朱晨静;日常生活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春燕;十六大以来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董永亮;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坤;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性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旭阳;古代德育机制对青少年德育的启示[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袁祖社;;“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王泽应;;祛魅的意义与危机——马克斯·韦伯祛魅观及其影响探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3 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今日新疆;2006年11期

5 钟祥财;;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和现代经济学的反思[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侯惠勤;;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二次战略性飞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07期

7 郝文武;;两种理性及其与非理性统一的有效教育方式[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04期

8 金生

本文编号:2570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70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3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