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0-02-17 20:06
【摘要】:在系统总结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湖南省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基本框架、评价目的和方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流程;通过两轮指标体系筛选,构建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投入指数、产出指数和保障指数3个一级指标,并细化为8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最后,通过AHP群策法对指标赋权值。
【图文】:

绩效评价,湖南省


存在缺陷。表现在同级指标划分的标准不一致和不同级别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紧密;指标设置主要注重科研产出能力评价,轻视服务社会能力的总体评价;不能体现高校的特色等;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观随意性大,缺乏科学规范的构建流程与方法的应用。此外,对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的研究不多,尤其缺乏针对湖南省高校社会服务评价的探索。二、湖南省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指标构建方法(一)湖南省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基本框架评价指标是为整体评价服务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前,需要确立整个绩效评价基本框架,具体如图1所示。图1湖南省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的基本框架其一,评价方法模型的确定。准确科学地评估湖南省高校社会服务绩效水平,必须借助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精确优势,综合数理统计学、系统工程与运筹学、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绩效信息的科学处理。多指标综合评价是将反映研究对象不同属性的多个指标的信息联合起来,得到一个综合指标,由此反映被评价对象的整体情况。需要将反映省高校社会服务绩效水平的多项指标的信息加以综合,从整体上评估省高校社会服务水平。在综合评述、比较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功效系数法、层次分析法(AHP)、BP人工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等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从操作性、准确性和评价结果过程的可解释性等角度考虑,构建省高校社会服务绩效综合指数模型进行评估。开展省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估模型的效度与信度分析,可采用克兰巴赫系数法、内容效度法分别对省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估模型的信度、效度进行测量,检验评估方法与评估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二,省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包括评估标准、指标、方法及其这些因素的制度安排等要素,但整个评估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

流程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湖南省,流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9卷第6期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逄树状式指标体系结构,以适应考核的多领域性和多层次性。图2湖南省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三、湖南省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湖南省高校社会服务实践的特点,将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是指标体系评价的最终目的———对省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绩效的评价;准则层是评价目标层的基本准则,本评价体系由“投入能力、产出能力、保障能力”三方面构成;参数层是能体现准则层的重要参数,,是对准则层的细化与具体展开。(1)根据湖南省高校社会服务总体目标,按照“投入-产出-效益”的思路,确定“投入指表1湖南省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值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三级指标权重指标说明投入指数0.2161经费投入数量人员投入数量实际建设数量0.04630.04630.1235盛市、区专项经费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省内其它科技活动经费高级人员数中级人员数初级人员数辅助人员数高校兴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校企单位合作研究项目数量校企合作研发服务中心数量重点学科、基地、中心数量0.01270.02170.01190.02170.01250.00750.00460.03760.03950.02370.0227来自各级各类经费投入总额,具体经费数以到帐为准各类科技与发展研究人员的折合全时数量高校或高校科技人员独立、联合兴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企事业及政府部门的合作项目数量高校与省内企事业及政府部门联合建立的研发、服务中心数量高校设立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研究基地和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谭春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谭春辉;王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胡启国;王昌贤;张甫仁;;基于群策AHP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评判[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刘哲;;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综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东徽;明珠;蔡晓琳;;高等院校校园景观特色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2 杨丹;刘自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学系列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3 王端庆;钱静;于永华;;深化教改,培养前瞻性专业人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郝艳萍;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功能观及其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5 王义遒;;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刘宝存;科尔大学理念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7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8 刘宝存;不合时宜的真理——赫钦斯大学理念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9 陈超,郄海霞;西方大学拓展交往功能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10 刘宝存;大学的创新与保守——哈佛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路[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2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炳华;江顺;;文化融合:多校区大学建设不可或缺的工程[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4 曾春花;;企业管理理论在贵州高校管理中的应用[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顾霞芬;;公立高校管理去行政化改革的思考[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刘晓斌;;我国大学管理行政化的弊端与改革思路[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孙华;;论当前大学公共危机的发育机制[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文少保;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变迁与运行治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周玉容;教学型大学质量经营:理论与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论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中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学;2009年

2 杜保鹏;江西理工大学“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昆明;在校大学生对高校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邵焕举;“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巴永贵;中西方大学校训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范晓滢;江西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谢艳霞;试析我国现代大学精神的构建[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8 范倩;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9 黄瞳山;基于大学组织特性的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取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志秋;教师教育转型时期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群建设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春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谭春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陈耀辉,孙春燕;模糊综合评判法中的最大隶属原则有效度[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张皓;;威斯康星思想对我国发挥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启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钱存阳;林维业;曹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年04期

6 张燕萍;;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研究述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7年03期

7 沈菊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J];经济问题;2005年08期

8 贺小飞,李守福;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刍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9 肖秋惠,邱均平;人文社会科学的合理性及其评价原则[J];图书情报知识;2004年03期

10 丁家玲,叶金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李洁;;高等院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J];时代经贸(理论版);2006年04期

2 赵振全;张向东;汤东红;;高校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当代经济;2009年08期

3 曹静;;基于AHP的高校后勤集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4 程芳;;基于BSC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职业时空;2009年08期

5 高一明;;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综合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7期

6 张玉洲;张学英;程卿;;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李星;;高校教师科研业绩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唐山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杨海平;;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年12期

9 苏湘昱;莫燕;;高校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与政府资助政策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1期

10 杜兴洋;;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思路[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月飞;;灰色聚类法在军校学员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2 闫芳;化存才;;研究生教育质量——专业评估的指标体系与线性规划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海宁;;“两课”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探析[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2年立项研究课题论文集[C];2003年

4 刘岚;;构建教师本科教学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贺祖斌;;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技术[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6 李钢;陈萍;;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方法研究[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国永;;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理、方法及运用[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章凯;陈凤羚;谭爽;王文丽;田斌;;基于大学生喜好的本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倪维斗;李政;李宇红;;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务必找准基点——兼谈改进论文博士的招生与培养[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汪剑鲲;;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评价研究[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唐景莉 杨晨光;96%被评高校认为评估很有必要[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朱振国;把脉高校教学评估[N];光明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杨晨光;评估:高校发展的契机 质量有力的保证[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李立国;不成熟排行榜会误导公众[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记者  顾淑霞;代表热议一流大学建设:任重道远,信心十足[N];新清华;2006年

6 河北理工大学 徐燕冰 石立平 邢荣舫;关于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7 赵雄辉;怎样实行对民办高校的年度检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蒋夫尔;一“石”激起千层浪[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冯舒玲;宁大三年跨过数道栏[N];宁夏日报;2007年

10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刘振天;高校评估期待五个转变[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昕;我国医科大学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章茂山;中国民办高校学费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周平红;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与发展预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周伟;基于DEA方法的研究型大学科研绩效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韩震;基于整体知识能力的中国大学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张亚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党传升;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9 邹丽梅;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文利;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2 臧毅飞;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指标体系设计的个案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门志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4 李佳;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李松柏;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质的评价方法及其教育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温少华;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鲁媛媛;硕士生导师综合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8 李涛;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9 阎婧yN;大学学术团队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熊颖;重视人本价值取向的高校教师复合性考核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80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80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6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