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持续性志愿服务:一项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08:20
【摘要】:作为21世纪的一项世界性主题,越来越多的公民开始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志愿服务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时下,国外研究者对于志愿服务的研究颇多,中国学者对于志愿服务的研究总量仍不多,而且多数都从制度与宏观的层面对于志愿服务进行分析。基于中西方相关的文献分析,研究者将“为什么大学生志愿者自愿长期从事志愿服务”设定为研究问题。在研究框架的选择方面,国内外的学者对于志愿者的长期志愿服务研究主要采取两种不同的理论框架,一种是以心理学家为主的功能派学者,他们提出志愿服务过程模型(volunteering process model),依据这个研究框架,志愿者的长期性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过程的结果阶段,与前阶段(antecedents)、经历阶段(experience)密切相关。前两个阶段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志愿者志愿服务的长期性。在志愿服务过程模型中,前阶段的个人动机(personal motivation)与经历阶段的满足感(satisfaction)直接影响结果(consequences)阶段。另外一种理论框架是由社会学家提出来的角色认知(role identity)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志愿者长期从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的这个特殊的角色将会融入志愿者之中,成为其一部分。在角色认知理论中,研究者认为家庭教育、社会标准以及志愿组织的任务分配等都会对志愿者的身份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对这两种理论框架进行深入分析之后,研究者发现志愿服务过程模型虽然看到了个人的主观动机与满足感对于志愿者长期性的志愿服务影响,但是社会因素对于持续性志愿服务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同样,角色认知理论侧重于社会层面的因素对于志愿者长期性志愿服务的影响,而忽视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本研究尝试将两种理论框架结合起来,从个人、组织与社会三个层面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长期性志愿服务行为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针对研究问题,研究者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采用目标性抽样方法,研究者从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组织中选取六名大学生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资料的收集方面,研究者主要采取文献分析、一对一深入访谈以及参与观察等方法。在资料与数据的分析方面,研究者将情景式分析与类属式分析方法相结合,从而更加全面、客观地从收集的信息之中获得真相。经过对于几位大学生志愿者的深度访谈与参与性观察,同时研究者也充分搜集新闻媒体的相关信息,对于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者认为产生于中国背景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其产生起源与我国的社会动员密切相关,大学生在从事志愿服务行为的过程中,个人动机、组织满足感、以及社会准则、政治利益等方面都对其志愿服务的持续性产生影响。 作为一项质性研究,本研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缺陷。比如,研究样本太少,无法完全覆盖研究对象的特征;又如,研究者初次尝试运用质性的研究方法,由于未能熟练掌握质性研究方法的技巧,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将受影响。然而,鉴于国内外对于大学生持续性志愿服务研究的缺乏,本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期望能够为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7;D632.9
本文编号:2598063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7;D63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孙志丽;;灾后安置社区贫困与社会工作介入——以勤俭人家安置社区为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丁元竹;本刊记者;;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访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北京大学志愿服务与福利研究中心主任丁元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07期
3 蔡建淮;李荣志;;论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四种关系的处理[J];江苏高教;2010年04期
4 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J];南开学报;2006年06期
5 谭建光;社会转型时期的志愿服务与人文精神[J];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6 邓清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19期
7 侯宝森;;发挥青年志愿者作用 服务巨灾应急工作[J];中国减灾;2009年12期
8 吴江;;1994—2007中国志愿服务的文献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01期
9 邵政严;;试论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价值与影响因素[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07期
,本文编号:2598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9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