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宽容精神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0-05-22 12:34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社会结构合理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各种因素、各个环节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就意味着不是只允许一种声音,一种方法,其最低要求和限度就是相容、共存,也就是说和谐存在的基础是宽容,这就决定了现代人必须把宽容作为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态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宽容已经成为人们必须共同遵守和加以维持的公共价值之一。我们每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宽容精神,才能够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角色,更应该具备宽容的素养。然而,由于当代大学生多出生于20世纪的80、90年代,独生子女现象普遍,他们通常受到父母的溺爱,其消极后果是形成了独生子女过度的自我中心意识,显示出人格发展的困难。一种特殊人格正被环境和家庭扶持,即以任性、自私、嫉妒、骄横跋扈等为主要特征的自我中心式人格,这种人格不善与人交际、不适应集体生活、经常和同学闹别扭,不能体谅、宽容他人,以至于人际关系紧张。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宽容精神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和有意义,同时加强大学生宽容精神的培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的内在要求。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从中西两个方面对宽容和宽容精神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在西方文化语境下,宽容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宗教文化渊源,主要是指容许他人有判断和行动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能够耐心公正地予以容忍;对宽容的理解和定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但宽容不是无止境的而是有一定限度的。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时代背景、和谐社会视阈下培养大学生宽容精神的主要原因、重要意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应对国际环境各种挑战的必然要求。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宽容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主要原因。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积极地思想和行为特点。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热点、主动性增强,积极参与国家举办的大型活动。但是,由于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独立自主性、人际交往和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其消极后果是导致了宽容精神的缺失.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和谐社会视阈下培养大学生宽容精神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塑造宽容、和谐的校园文化;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宽容教育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秀云;;高校大学生宽容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年03期

2 王红涛;张好徽;;试论高校大学生宽容意识的缺失与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3 陈小娅;;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德育;2007年12期

4 江方兵;;宽容:宪政的内在品质[J];法制与社会;2008年22期

5 卢景辉;高云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高教探索;2007年06期

6 王学风;论多元文化与学校德育的互动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王萍;曹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06期

8 张家军;;论教育宽容的本质、意义及实现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3期

9 杜杰;;坚持“以人为本”构建高校和谐校园[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33期

10 沙云;;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5年

2 ;[N];人民日报;2007年



本文编号:2676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676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2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