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演替过程中的生态承载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21 08:08
【摘要】: 高等教育系统如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具有相应的生态承载力,高等教育的生态承载力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会受到多种因子的影响。在这些因子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高等教育的生态承载力是有限的,短时间内高等教育的急剧发展可能使高等教育系统超越自身的生态承载力而破坏系统的生态平衡。同时,由于超负荷的运行而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而生产出大量文凭型人才不能就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生态承载力基础之上。随着1999年我国高校的大力扩招和步入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的超速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对高等教育的生态承载力形成极大威胁和破坏,要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笔者认为应从影响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的复杂因子着手以达到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本文通过研究,首次分析了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在不同演替阶段的表现,最简明而准确地界定了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的定义,得出了影响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即资源(Resource)——环境(Environment)——结构(Structure)——人口(Population),简称为RESP因素。要提升高等教育的生态承载力,保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维护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就必须从这四个因子着眼,保证每个环节不出问题,国家在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上不能迷失方向,必须坚持全面的思考、公开的思考、联系的思考,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达到RESP的合理、优化配置,哪方面出问题,就在哪方面找对策,做到对症下药。实现资源——环境——结构——人口的动态平衡,为此,该文通过模型的建构,提出了提升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原则措施:一是加大投入,稳定教育资源的输入,保证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与外界循环的能量流,二是控制人口数量、改善人口结构,优化和稳定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与外界循环的物质流,三是坚持开放办学、走出象牙塔,畅通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与外界循环的信息流,四是优化教育资源组合,形成多样化高等教育结构,实现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最大化,五是改善高等教育外部环境,创造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与其它社会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良性互动。笔者希望此项研究能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查啸虎;;教育职能的演变与发展[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2 史朝;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3 贺祖斌;以制度创新促进高等教育制度生态环境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5期

4 陈赛;从可持续发展观看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潘懋元;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6 吴鼎福;教育生态学刍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7 吴鼎福;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初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8 韩延明;高等教育的新兴理念: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09期

9 郭秀锐,毛显强,冉圣宏;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S1期

10 叶平;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05期



本文编号:2723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723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e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