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发布时间:2021-04-19 14:2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信息传播媒介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有了飞跃性的改变。到了21世纪的当代,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逐步跃入人们的视野,并被广泛使用。作为引领时代性格的大学生,因其具有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追求时尚、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特性,而成为受信息、获取方式转变影响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与新媒体的发展息息相关。新媒体的发展所带来的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同时不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因此,研究如何利用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综合前人的研究,在概述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应用SWOT分析法深入挖掘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树立开放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多方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注重培育,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机制;以生为...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发展概述
一、信息与信息传播
二、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第二章 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SWOT分析
一、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二、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劣势
三、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自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方面的威胁
第三章 SWOT分析总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树立开放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
二、多方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
三、注重培育,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机制
四、以生为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五、大力建设,打造一支素质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福建榕城高校学生获得信息方式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把握正确方向 发扬优良传统 坚持改革创新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J]. 刘云山. 求是. 2009(13)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J]. 朱琨,齐尧友. 法制与社会. 2009(03)
[3]新媒体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 徐振祥.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8(11)
[4]采取多种提问方式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效果[J]. 张玉山,潘子强,吴薇.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22)
[5]浅析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钱文彬.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6)
[6]从网络游戏成瘾看青少年新媒体素养教育[J]. 王仕勇.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7]高校思政教育要加强非行政化方式的探讨[J]. 巫春华. 中国成人教育. 2008(04)
[8]手机短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 钟铭金. 中国教师. 2007(S2)
[9]探索高校贫困生教育的新模式——以社团组织模式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的精神[J]. 高洁,宿静茹,王艳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7(03)
[10]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式模式的构建[J]. 诸凤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07(02)
博士论文
[1]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 张瑜.清华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创新研究[D]. 周青利.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行现状及建设对策研究[D]. 孙兆静.西南大学 2008
[3]“拇指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 宋瑞超.吉林大学 2008
[4]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 陈茂生.华中师范大学 2007
[5]大学生短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张娅菲.重庆师范大学 2007
[6]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宋艳霞.中国石油大学 2007
[7]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高奇志.合肥工业大学 2006
[8]“第四媒体”环境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孙罡.兰州大学 2006
[9]论网络条件下大学生的自我教育[D]. 吴波.武汉大学 2005
[10]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研究[D]. 刘莉萍.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47728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发展概述
一、信息与信息传播
二、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第二章 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SWOT分析
一、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二、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劣势
三、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自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方面的威胁
第三章 SWOT分析总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树立开放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
二、多方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
三、注重培育,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机制
四、以生为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五、大力建设,打造一支素质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福建榕城高校学生获得信息方式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把握正确方向 发扬优良传统 坚持改革创新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J]. 刘云山. 求是. 2009(13)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J]. 朱琨,齐尧友. 法制与社会. 2009(03)
[3]新媒体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 徐振祥.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8(11)
[4]采取多种提问方式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效果[J]. 张玉山,潘子强,吴薇.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22)
[5]浅析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钱文彬.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6)
[6]从网络游戏成瘾看青少年新媒体素养教育[J]. 王仕勇.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7]高校思政教育要加强非行政化方式的探讨[J]. 巫春华. 中国成人教育. 2008(04)
[8]手机短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 钟铭金. 中国教师. 2007(S2)
[9]探索高校贫困生教育的新模式——以社团组织模式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的精神[J]. 高洁,宿静茹,王艳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7(03)
[10]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式模式的构建[J]. 诸凤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07(02)
博士论文
[1]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 张瑜.清华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创新研究[D]. 周青利.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行现状及建设对策研究[D]. 孙兆静.西南大学 2008
[3]“拇指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 宋瑞超.吉林大学 2008
[4]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 陈茂生.华中师范大学 2007
[5]大学生短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张娅菲.重庆师范大学 2007
[6]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宋艳霞.中国石油大学 2007
[7]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高奇志.合肥工业大学 2006
[8]“第四媒体”环境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孙罡.兰州大学 2006
[9]论网络条件下大学生的自我教育[D]. 吴波.武汉大学 2005
[10]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研究[D]. 刘莉萍.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47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1477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